"是的,对于有功的匠师,务必慷慨奖赏,甚至允许他们摆脱匠籍的束缚。"

    "具体事宜,等我回京后,我会通知礼部,让他们尽快制定方案。"

    短暂的交谈后,朱由检突然转向新的话题,让毕懋康等人眼前一亮。

    大明沿袭前朝,某些“过时”的规矩也随之保留,如这“父亡子继”的匠人传统,正是阻碍诸多工艺发展的一大桎梏。

    "陛下英明!"

    毕懋康,工部侍郎,与对方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即急切地躬身应答。尽管这制度确保了匠人的生计,但待遇之低,也让许多匠人深受其苦。

    朱由检随手示意,微眯着眼睛再次凝视远处的红夷大炮,然后迈步走向来时之路。

    毕懋康等人迅速跟随,卫兵们虽依依不舍,但仍不断回头,目光中仍残留着惊讶。

    外人看的是热闹,行家看的是门道。

    这神秘的红夷大炮,对这些“内行”而言,震撼巨大。

    ...

    ...

    或许是因为目睹了红夷大炮的威力,朱由检归程的步伐显得轻盈许多,不一会儿便抵达山谷口。神情庄严的锦衣卫和京营士兵排列在道路两旁,数十匹战马早已等候在那里。

    "依旧是那句话,对所有有功之人,奖赏不应吝啬。"

    "具体的规则,你们自行定夺。"

    "毕卿,你是工部侍郎,有权临时作出决策..."

    就在跃马之际,朱由检忽然制止了御马监提督的动作,转而深深地看着工部侍郎,语带深意。

    他对工艺虽不精通,但对“人心”却洞察秋毫,特别是在这一年多的风雨洗礼下,他的心智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