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池谢绝了一切恭维与拜访,苦苦思考做大蛋糕的途径。现代经济学中的确有不少的开源之道,然而再先进的办法,遇到落后的官僚系统,一样能由蜜糖转为砒/霜。
就譬如王安石的青苗法。当地里所种的粮食还是青苗时,正是农民最穷困的时候。去年的存粮已经所剩无几,今年甚至连种子都没钱买。王荆公想的很好,在这段时间,由官府拿钱贷给农民,等粮食熟了,农民再连本带息。如此,官府能赚利息,农民也不至于挨饿,还能增加收成。这本是利国利民的政策,可在落实时却完成走了样。地方官员为了完成中央指标,胡乱将钱贷给不需要的农民,强制贷款,强行收租。就这样,青苗法由于行政效率低下和大小糊弄,最终变成了恶政。
这样的前车之鉴告诉月池,一是在一个幅员辽阔的农业帝国,要使得财税政策落地不要太走样,最开始定下的规矩就不能太复杂,政府干预越多,情况可能会越糟,绝不能超出现有行政系统的承受力。二是要改革,先管人。特别天下承平日久,官场成风,必要脱下一层皮,才能改头换面。可要对已经成体系的官僚系统进行调整,并且还要减少剧烈的反弹和抵触,不能光以高压,更要拿出一定的好处。
要解决这两大问题,难于登天。前者对一个现代人来说,等于在知识盲区中转悠,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她早就已经习惯精细化管理。后者就更难了,朱厚照愿意改革就是因为没钱,如今告诉他,为了改革,还要花更多的钱,他和他底下的人都不会同意。能说动他加一部分薪俸,已是她的面子。
在这样的境况下,月池只能暂时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大力鼓励农业技术的发展。她将目光投向了各地专管农田、水利的治农官身上。所谓治农官,即水利通判、治农县丞。这种基层的治农专官制度,从一开始设置,就是为了以国家权力组织兴修、维护农田水利设施和防、抗水旱灾害,维持农业生产能力。【1】然而,他们的履职情况却是不容乐观,以致于多次被指为冗员,要求裁汰。而吏部尚书梁储、吏部侍郎王鳌、李越等人,却在斟酌再三后,没有将人立刻裁革,而是决定加强管理。
治农官之所以政绩不佳,重要原因有三,一是位卑权轻,被上官随意驱使,以致于无法专注于本职工作,二就是在政出多门。治农官和其他佐贰官一样,有两个婆婆,一个是本地的府县,而另一个上级司道。这样的复杂上下级关系,一方面给了部分治农官钻空子牟利的空间,另一方面正官管不到治农官的头上,也是一样心存不满。三是治农官多是监生出身,才能有限,手里资金不足,在明代这样灾害频发之地,起的作用也不大。【1】
从这个小小的治农官就能看出来,明廷的条块管理是较为混乱的。所谓“条条”,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业务内容的性质相同的职能部门,比如六部,和它的下属机构;而“块块”则是由不同职能部门组合而成的各个层级政府,比如省府州县四级政府。
在宋以前,朝廷以块块管理为主,地方主官集各项大权于一身,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一旦中央政府的管控不大给力,地方就会蠢蠢欲动,形成对中央的威胁。为什么东汉末年会有三国,就是中央无能,块块崛起后的结果。
后来的历代皇帝汲取教训,开始以条条来削弱块块。明代的省政府分为三司,三司互不同属,布政司听吏部和户部的,按察使司听都察院和刑部的,都指挥使又听都督府和兵部的。碰到需要协作的大事,三司就互相商议,要是商议不出结果,就上报中央,六部再来决议,请求圣裁。
这种以条条来分割块块,压制块块的结果就是,藩镇割据基本是不可能重演了,中央的安全得到了极大的保障,但行政效率低下,一旦遇见事了,为了避免担责,许多地方连屁都不敢擅自放一个。并且,条块之间由于分工不清,职责不明,加上中央和地方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导致条块矛盾,管理混乱。
许多官员没有想到症结所在,他们在地方办事不力时,要么是继续施加行政压力,要么就从中央往下再增一条线,来进行专门管理。可这两种办法,到最后效果都不佳,毕竟强龙难压地头蛇。协调厘清,找到一条大家都有好处的路子,才是王道。
月池提出试点,就是想从一地的治农官入手,一方面希望能增加公共服务,改善民生,巩固农业税,另一面就是想慢慢摸索,如何才能形成一条可行的条块结合的机制。
这是长远的路子,不可操之过急。所以,她又想了另一条快速来钱的办法,就是境外关税。她实在是搞不懂,初代皇帝的脑回路,究竟在想些什么。学人家宋代搞对外贸易和专卖制度,难道不好吗,非得要搞朝贡贸易。朝廷为了维系上国的面子,倒贴钱给领邦小国,到了贴不起的时候,就开始关闭贸易渠道。倭寇频发、鞑靼犯边,都有无法通过和平手段来获利的原因。
可如今形势不一样了,鞑靼由于内斗,已经被抓住机会的明廷,控制在手心。而张彩在鞑靼,她的“儿子”也在鞑靼,此刻就应该利用这样的大好时机,探索出一条合适的关税征收和跨国商贸机制,一旦能够通过两国合作,解决马政问题,能为天下的黎民减轻大量的负担。毕竟,因为朝廷养马而破家的庶民,也不在少数。等到经验成熟了,他们就要想办法,将其推行到临海的通商口岸。明不同于清,官、私皆有很大对外贸易量,这笔钱不来征税,却让其白白流走,真是暴殄天物。
这样的上层设计和试点,耗费了月池大量的精神。她需要不断地阅读史料,了解地方详情,与同僚、下属商议。更糟的是,忙完了公事的她,还不能安心休息。拜某人所赐,她还要想办法,保住贞筠和时春。
朱厚照的万寿很快就到了。就在生日前夕,他收到了一张帖子。胭脂色的薛涛笺上,字迹秀丽潇洒。朱厚照只看了一眼,就撂在一旁,整整十三年了,这是他第一次想起给他专程办一次生日宴。这样的虚情假意,他已经不再稀罕了。
他神色如常地处理政务、玩耍游乐,夜间早早就上床睡觉,准备第二日参加万寿大典。三更时分,紫禁城中已是一片寂静。只有刘瑾的屋里,还是灯火通明。
魏彬的上下眼皮都差点黏住了,他打着哈切道:“刘哥,咱们在这儿做什么呀。都这个点了,皇爷都睡了。”
就譬如王安石的青苗法。当地里所种的粮食还是青苗时,正是农民最穷困的时候。去年的存粮已经所剩无几,今年甚至连种子都没钱买。王荆公想的很好,在这段时间,由官府拿钱贷给农民,等粮食熟了,农民再连本带息。如此,官府能赚利息,农民也不至于挨饿,还能增加收成。这本是利国利民的政策,可在落实时却完成走了样。地方官员为了完成中央指标,胡乱将钱贷给不需要的农民,强制贷款,强行收租。就这样,青苗法由于行政效率低下和大小糊弄,最终变成了恶政。
这样的前车之鉴告诉月池,一是在一个幅员辽阔的农业帝国,要使得财税政策落地不要太走样,最开始定下的规矩就不能太复杂,政府干预越多,情况可能会越糟,绝不能超出现有行政系统的承受力。二是要改革,先管人。特别天下承平日久,官场成风,必要脱下一层皮,才能改头换面。可要对已经成体系的官僚系统进行调整,并且还要减少剧烈的反弹和抵触,不能光以高压,更要拿出一定的好处。
要解决这两大问题,难于登天。前者对一个现代人来说,等于在知识盲区中转悠,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她早就已经习惯精细化管理。后者就更难了,朱厚照愿意改革就是因为没钱,如今告诉他,为了改革,还要花更多的钱,他和他底下的人都不会同意。能说动他加一部分薪俸,已是她的面子。
在这样的境况下,月池只能暂时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大力鼓励农业技术的发展。她将目光投向了各地专管农田、水利的治农官身上。所谓治农官,即水利通判、治农县丞。这种基层的治农专官制度,从一开始设置,就是为了以国家权力组织兴修、维护农田水利设施和防、抗水旱灾害,维持农业生产能力。【1】然而,他们的履职情况却是不容乐观,以致于多次被指为冗员,要求裁汰。而吏部尚书梁储、吏部侍郎王鳌、李越等人,却在斟酌再三后,没有将人立刻裁革,而是决定加强管理。
治农官之所以政绩不佳,重要原因有三,一是位卑权轻,被上官随意驱使,以致于无法专注于本职工作,二就是在政出多门。治农官和其他佐贰官一样,有两个婆婆,一个是本地的府县,而另一个上级司道。这样的复杂上下级关系,一方面给了部分治农官钻空子牟利的空间,另一方面正官管不到治农官的头上,也是一样心存不满。三是治农官多是监生出身,才能有限,手里资金不足,在明代这样灾害频发之地,起的作用也不大。【1】
从这个小小的治农官就能看出来,明廷的条块管理是较为混乱的。所谓“条条”,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业务内容的性质相同的职能部门,比如六部,和它的下属机构;而“块块”则是由不同职能部门组合而成的各个层级政府,比如省府州县四级政府。
在宋以前,朝廷以块块管理为主,地方主官集各项大权于一身,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一旦中央政府的管控不大给力,地方就会蠢蠢欲动,形成对中央的威胁。为什么东汉末年会有三国,就是中央无能,块块崛起后的结果。
后来的历代皇帝汲取教训,开始以条条来削弱块块。明代的省政府分为三司,三司互不同属,布政司听吏部和户部的,按察使司听都察院和刑部的,都指挥使又听都督府和兵部的。碰到需要协作的大事,三司就互相商议,要是商议不出结果,就上报中央,六部再来决议,请求圣裁。
这种以条条来分割块块,压制块块的结果就是,藩镇割据基本是不可能重演了,中央的安全得到了极大的保障,但行政效率低下,一旦遇见事了,为了避免担责,许多地方连屁都不敢擅自放一个。并且,条块之间由于分工不清,职责不明,加上中央和地方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导致条块矛盾,管理混乱。
许多官员没有想到症结所在,他们在地方办事不力时,要么是继续施加行政压力,要么就从中央往下再增一条线,来进行专门管理。可这两种办法,到最后效果都不佳,毕竟强龙难压地头蛇。协调厘清,找到一条大家都有好处的路子,才是王道。
月池提出试点,就是想从一地的治农官入手,一方面希望能增加公共服务,改善民生,巩固农业税,另一面就是想慢慢摸索,如何才能形成一条可行的条块结合的机制。
这是长远的路子,不可操之过急。所以,她又想了另一条快速来钱的办法,就是境外关税。她实在是搞不懂,初代皇帝的脑回路,究竟在想些什么。学人家宋代搞对外贸易和专卖制度,难道不好吗,非得要搞朝贡贸易。朝廷为了维系上国的面子,倒贴钱给领邦小国,到了贴不起的时候,就开始关闭贸易渠道。倭寇频发、鞑靼犯边,都有无法通过和平手段来获利的原因。
可如今形势不一样了,鞑靼由于内斗,已经被抓住机会的明廷,控制在手心。而张彩在鞑靼,她的“儿子”也在鞑靼,此刻就应该利用这样的大好时机,探索出一条合适的关税征收和跨国商贸机制,一旦能够通过两国合作,解决马政问题,能为天下的黎民减轻大量的负担。毕竟,因为朝廷养马而破家的庶民,也不在少数。等到经验成熟了,他们就要想办法,将其推行到临海的通商口岸。明不同于清,官、私皆有很大对外贸易量,这笔钱不来征税,却让其白白流走,真是暴殄天物。
这样的上层设计和试点,耗费了月池大量的精神。她需要不断地阅读史料,了解地方详情,与同僚、下属商议。更糟的是,忙完了公事的她,还不能安心休息。拜某人所赐,她还要想办法,保住贞筠和时春。
朱厚照的万寿很快就到了。就在生日前夕,他收到了一张帖子。胭脂色的薛涛笺上,字迹秀丽潇洒。朱厚照只看了一眼,就撂在一旁,整整十三年了,这是他第一次想起给他专程办一次生日宴。这样的虚情假意,他已经不再稀罕了。
他神色如常地处理政务、玩耍游乐,夜间早早就上床睡觉,准备第二日参加万寿大典。三更时分,紫禁城中已是一片寂静。只有刘瑾的屋里,还是灯火通明。
魏彬的上下眼皮都差点黏住了,他打着哈切道:“刘哥,咱们在这儿做什么呀。都这个点了,皇爷都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