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电影早就不再是新鲜事物了,但华人开办的影戏院,却是相当罕见。

    放眼全国,论及本土影业发展,除了哈埠,大约也只有京师重地和十里洋场方能与之媲美。

    虽说早在皇上还没退位那年月,奉天便已经有了零星几处影戏院,但都是小东洋开办的,只供南满职员和其家属消遣娱乐,照例不准华人进入。

    不过,小东洋倒也偶尔露天放映电影。

    没有声音,反反复复,总是播放同一部纪录片——《日俄旅顺战争》。

    初看觉得新鲜,再看觉得有趣,后来便渐渐觉察出些许端倪。

    那其实根本算不上电影,小东洋只是想表明,他们“帮”华人赶跑了毛子,言外之意,还是那副老腔老调——大东洋帝国带领亚细亚走向共荣。

    谁也不是傻子,看得多了,总会觉得有点别扭。

    因此,李正西对影戏院这种地方,实在没什么好感。

    松江电影茶社临近江边,刚刚开业不满一年,两层楼,门面不大,从外头看起来,像个茶馆儿,可走进里面一看——嘿,更像是个茶馆儿!

    只不过,一楼大堂内设有桌案,供说书先生和鼓曲艺人做生意;二楼大堂内,却悬挂着一面白色帆布,用以放映投影。

    李正西和闯虎走进茶社时,室内已经有些昏暗,一楼的茶客寥寥无几,二楼的放映室倒是还聚集着不少看客。

    两人摸黑爬上二楼,刚走到台阶儿拐角,便能听见放映机发出“唰啦唰啦”的声响。

    厅堂内光影交织,三五好友围坐一桌,脚底下烤着火盆儿,喝着茶水,吃着点心,手边摆几张中文的讲解单子,聚在此处看两场西洋影戏,便是所谓的摩登了。

    影戏有长有短,风景纪录片、战争新闻片,当然也有许多离奇的故事片……

    只是新片子不多,欧洲大战以来,中东铁路时断时续,哈埠受到的影响不小,片源紧张,时常反复放映几部老片子。

    两人刚到入口,旁边的柜台里便迎出来一个小年轻,身穿夹棉大褂,看样子是茶馆里“照坐的”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