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迫不及待的说着,“你说的对啊,这个盘子胎质细腻,金丝铁线的开片,足底无釉,露出黑色胎骨,也没有问题。”

    见我爸情绪有些激动,看来这个盘子当年花了他不少的钱。“没有紫口。”我说出这几个字。

    “什么?”李大爷没有听懂。

    “釉中蕴含的气泡密集,放大镜下如同“聚沫攒珠”,凝腻的釉面则光泽莹润,油滑如酥。器口多尖锐窄小,故厚釉难留存而映出胎骨的黑色,此一现象传统上称为紫口。”

    我爸听了,皱起眉头。

    我继续说着:“除宋代官窑作品外,后世各窑口作品及历代仿宋代哥窑瓷器均无此特殊现象。所以,紫口是鉴定是否为宋代哥窑的重要特征。我刚才用放大镜仔细看了,没有这一特征,我猜断定,这是后世仿的。”

    我爸问着:“那为什么是明仿的?”

    我嘿嘿一笑,解释着:“《古欢室青瓷研究浅说》载:明季瓷器中兴,有龙泉窑在琉田,后迁丽水宝定。存坑窑在存坑村,安福窑在安仁,竹口窑在庆元,当正统间,尚有顾仕成者,在剑川自折乡筑窑制器,色恶品劣。邑乘亦有:明正统时顾仕成所制者,已不及二章远甚,化治以后,质粗色恶,难充雅玩矣等记载。匋雅老人亦谓:厂村所谓哥与龙泉,大抵明仿为多。元明间继起之说,实彬彬可考。”

    我爸点着头,有些赞许的说着:“臭小子,家里的古籍你看过不少啊。居然能记得这么清楚。”

    对于古代的瓷器,看来我爸还是对古籍善本更有兴趣。

    李大爷问着,“那这个盘子现在值多少钱?”

    对于这个盘子的鉴定和背后文化,李大爷显然没有太大的兴趣,更关心盘子的价钱。但是这也问道了我的软肋,我的异能能帮助我鉴宝,但是他并不能帮我定价啊。我挠了挠头,说着:“明清两代历来对哥窑很是看重,清代乾隆皇帝更将哥窑瓷器视为珍品。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哥窑瓷器均为历代宫廷旧藏,加上其他流散于海内外的传世品,约计也只有三百件左右。市场上流通的数量稀少,价格自然不菲。但是,具体多钱...我是真不知道。”说到这,我有些尴尬,侃侃而谈了半天,说道关键处掉链子了。

    李大爷一下就不屑起来,可能他认为我是怕他对盘子图谋不轨而不说其中价值吧。

    “没事,回头我去问问拍卖行的钱总,让他帮忙估个价。对,回头我再去检测机构,做下碳十四检测,这样就能确定到底出于哪个朝代了。”我爸说着。

    我想起了碳十四断代法的原理,忙阻止道:“爸,你可别上当受骗了!”

    “什么意思?”我爸又是一懵。

    我继续说着,“这个碳十四检测法是利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碳14来测量文物的年代,只能鉴定有机生物材质的文物,而瓷器是无机物,根本无法鉴定。”

    我爸听完,唉声叹气道:“世风日下啊!如果检测机构都弄虚作假,那些证书还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