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留下两句话语,白珙桐就自顾自的潇洒离去,徒留下被惊在原地的马塞尔.涅列斯基大师。

    事实上,被惊住的又何止是他一人,席位上的五位大师,二楼围廊处的记者们,后场区的三位天之骄子...

    以及透过一字一句的直播传向世界各地,引起的无数关注者们...

    礼堂内,先是马塞尔.涅列斯基愣愣的将视线转向计算团队,跟着全场所有人纷纷向他们看去。

    许多人面色泛出微红,心脏砰砰直跳。

    礼堂外,全球许多个国家的设计师们、结构师们一想起某个可能身子都兴奋的在颤抖。

    他们焦急等待一开始就跟随白珙桐思路演算的结构团队的答案。

    “万神庙,又被称为万神殿,意寓为‘献给所有的神’,始建于公元前27-25年,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圆形广场的北部,是罗马最古老的建筑,也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

    等待时,论坛中突然有这样一则帖子出现,引起人们关注,只见帖子内容道:

    “它用了穹顶覆盖的集中式形制,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的建筑物的代表,也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峰!”

    “万神庙是古代建筑中最为宏大,保存近乎完美的,同时也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建筑之一。”

    看到其提到了万神庙,众多浏览者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座顶部空出一个圆形洞口的古罗马建筑,随即又继续看去。

    “众所周知,万神庙顶部有一个直径8.9米的洞口,在我们后世看来,这大穹顶顶部的洞口是经典之作,因为光线自洞口传入,在室内空间营造出了宗教的神秘氛围,而在史学家的解释中,这个洞口有许多含义,如为众神而保留的入口!”

    “无数传言与解释都为这座神庙顶部的洞口增添了繁多的奇妙色彩与魅力,可设计师们却都知道,原因不是这般复杂。”

    “万神庙穹顶在当时的建造过程中遇到困境,它遇见了与白珙桐设计师之前那个答案的相同矛盾,那就是在顶部最窄的地方却应该是强度最大的地方。而愈发增大强度就会使拱顶变得更加难以支承,也就是使得万神庙不能够封口!”

    帖子在最后,语气似乎变得格外强烈。

    “如果白珙桐设计师给出的解决办法成立,那就代表着,白珙桐设计师也一定能解决万神庙穹顶上的结构问题!”

    一位位关注设计师、结构师将帖子看完,脑海中浮想联翩,心中竟生出莫名的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