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几乎所有了解法国发生了什么的国家都不看好这个杂糅的政权,尤其以奥地利为主,其认为法国可能因为这笔高昂的国债,而陷入内战之中,到时候就是奥地利的机会了。

    就连李昭誉对法国局势的变化都持审慎的态度,比如在《凡尔赛条约》签订之后,远征军全部回到了休达,非但没有解散,反而陆战队还在聚集,这就是随时准备介入法国的局势,虽然彻底打断法国的资产阶级进程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但是若让法国陷入如同当初英国内战那样,对帝国来说也是有利的。

    就法国的国债问题,三大等级进行了长期的辩论,甚至在三级会议上,第三等级与贵族中某些比较激进的人爆发了武力冲突,但没有什么好的结果。

    路易十五代表的法国贵族,倾向于先增税,加售国债,获得资金先把仗打完,至少要和奥地利方面掰扯清楚。而同时希望坚持不解散的国民自卫军当‘***’,在路易十四时代,当法国财政困难时,就有大量的民兵自带装备参战,而且连薪饷都没有,现在法国已经是君主立宪国家了,第三等级都能做主了,应该更爱国才行。

    但这些建议统统被第三等级会议拒绝了,增税是不可能增税的,因为第三等级认为,仅仅是第一、第二等级缴纳的税款,就能让法国财政恢复到1700年左右的状况,足够应付战争结束后的国债压力和日常开支。

    至于新售国债,第三等级要求,贵族必须做出表率,购买其中大部分,而且要优先保证旧国债的还款。这就是要把战争经费转嫁给贵族阶层,并且让其承担日后国债逾期的风险。

    然而,在对付第三等级咄咄逼人的问题上,贵族和教会很快达成了一致,由教会出面,提议暂行国债还款十年,或者把现有的短期国债,全都改为长期国债。在教会和贵族都缴税的情况下,就能维持良好的财政情况,实现财政盈余。

    在这个基础上,就可以在荷兰、英国贷款或者发行国债,获得战争经费。

    但这被第三等级直接否决,因为旧有的国债中,大部分都是第三等级持有的,其中不属于第三等级的,也是第二等级,也就是贵族中的穿袍贵族。这些穿袍贵族实际就是在路易十四时代,花钱买官的那匹银行家、商人,他们虽然在那个时候享受贵族的不纳税特权,但不允许进入凡尔赛宫,并不是真正的贵族。

    比如这次三级会议改革,七十五名贵族代表中,一个穿袍贵族都没有,在贵族也纳税的情况下,穿袍贵族和普通第三等级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因为,第三等级代表才是这群贵族的利益代言人。

    然而,贵族与第三等级激烈的讨论,却意外得出了一个新的办法:既然第三等级和贵族都不愿意避让,那我们为什么不向第一等级的教会开刀呢?

    法国拥有国债二十五亿利弗尔,教会拥有的资产就不低于这个数字,而在这场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三大等级之中,就教会表现的最为恶劣。

    第三等级死守巴黎,是促成大同盟大部分国家退出的决定性因素,而贵族呢,就连伟大的太阳王都死在了战场上,谁能说贵族没有做出贡献呢?为什么总是贵族和平民在争吵,教会却能躲在后面?

    最重要的是,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所有的赋税都是第三等级缴纳的,他们不仅向国家缴纳税款,还要向教会缴纳什一税,向国家交税,虽然有部分被国王挥霍了,但大部分还是变成了战争经费,给教会的那些钱去哪里了呢?

    在凡尔赛宫,第三等级于路易十五进行了一轮秘密磋商,第二天,就以言行不当为理由,把包括孟德斯鸠男爵在内的十一位三级会议代表驱逐出了三级会议。

    这批人有贵族代表,也有平民代表,他们的身份多是记者、作家、书记官一类的文职,能言善辩,而且也是第三等级里思想最为激进的人,这群人也是被后世法国称之为启蒙先驱的一部分人。

    他们是最早提出清算教会的人,当然,最激进的想连封建贵族一块清算了。而第三等级的整体诉求,或者说与贵族阶层达成的妥协是,只要教会的钱,不要教会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