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东西不是诸葛亮等人可以知道的,刘玉曹操当年谈起自己志向的事情,也只有曹操向自己的属下聊起过,曹操感叹都怪当年的黄巾之乱,要不然现在他和刘玉还是好朋友,根本就不用兵戎相见。

    而作为属下的司马朗也将这个故事说给了自己兄弟知道。

    刘玉就是懒得跟其他人说这事情。

    司马懿再军机处办事,对很多军国大事有着一定的了解。司马懿负责最多的是刘玉治下各种紧急款项的审核,他才知道刘玉的开支有多大,而且国库不足的时候,刘玉都会从自己的产业收入之中支出。司马懿曾经粗略地统计了一下,那个数字简直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

    至于与民争利,司马懿根本觉得总比横征暴敛要好的多,起码刘玉一直以来都没有

    “两位,咱们还是不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了。毕竟人主各异,我们只能择主而侍。适不适合都只有自己清楚。”石韬感觉不能这样继续下去,所以他要把这个话题给转移了。

    孟建和崔均第一次看到有一个可以和诸葛亮辩论而不落下风的人,正准备看好戏,把想做好人的石韬拉到了一边。孟建心想看你诸葛孔明不是辩才过人么,这一次看你如何取胜。崔均更是对自己把司马懿带来这里是多么正确的决定啊。

    石韬被两人给弄糊涂,难道要看着诸葛亮和司马懿吵起来才好。可是崔均和孟建那个玩味的眼神,石韬就秒懂了。是啊,难得一次看诸葛亮被人击败,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石韬干嘛要做好人,安安静静地做个看戏的美男子不是很好么。

    可见他们之前是被诸葛亮打击得多大,现在都要看好戏了。

    诸葛亮对眼前的司马懿有了一定的认识,崔均刚才说司马懿是他们那边年轻人之中才智最高的一个人,看来崔均没有说大话。

    诸葛亮的自尊心开始发作,他怎么可以被刚刚见面的人给击败了,说道“当今汉室有二主,一乃神武,二乃建安。建安皇帝乃是神武亲弟,登基在前,天下公认。然而建安未有失德之处,也正值春秋鼎盛,神武为了自己的个人私欲,登基称帝。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天下有如此乱世,神武要负起全责。这就是那个想当富家翁的人,不一定吧。在下纵观史书,还未曾见过。不知道足下可否为在下解惑?”

    诸葛亮从大义出发,反击司马懿。崔均三人也看着司马懿,想看看司马懿如何应对。

    这也难不倒司马懿,只见他说道“当今陛下对建安皇帝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建安帝得位不正,乃是董卓狗贼为了个人私利而拥立的。陛下为了兄弟情义与天下大义,尽起大军截杀董卓狗贼,成功将建安帝返回洛阳。陛下要是想要称帝,当时就可以称帝了。为何还要如此麻烦呢。你说建安帝没有失德,那为什么当时还是赵王的陛下没有对建安帝有任何的不敬与冒犯,他怎么就从洛阳逃脱而出,去到曹操那里呢?还不是担心手中的权利被夺,帝位不保。而陛下在击破袁绍一统北方之前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对建安帝不满,还是对建安帝俯首称臣。只是天下百姓军民都看清楚了建安帝的嘴脸,他们迫切需要一个明主来统领天下。百官、百姓、军队多次向陛下进言,恳求陛下为了天下苍生登基称帝,陛下多次拒绝。最后乃是军民百姓以死相逼,陛下才不得已之下才登基称帝。陛下登基之后,每日殚精竭虑,为天下百姓舍生忘死。诸葛孔明,你在史书上能够找到几个和当今陛下有相似的帝王?要说眼下的天下局势,若不是陛下镇压天下,都不知道几人称王几人称帝了。足下可曾踏足陛下治下之地?要是你有曾去过北地就不会有此说法了。”

    司马懿一个接着一个把诸葛亮的话语全部都挡了回去。

    诸葛亮被司马懿用自己的话又来了一个反击,一时间感觉自己这次遇到对手了,而且还是一个很强大的对手。

    司马懿看到诸葛亮语塞的样子,内心不由得愉快起来,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下还是奉劝足下多多出去看看。”司马懿还是多说了一句话,意思就是讽刺诸葛亮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是无法与身在军机处的他可以相比的。

    “多谢建言。只不过在下才疏学浅,还不足以在涉足滚滚尘世。”这意思,诸葛亮懂,但是他却有着自己的打算,所以他沉默下来,坐下来微笑地看着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