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初战晋北(四)
在天镇、阳高一线,李服膺将所部7个团按照“一纵”、“一横”,摆出了个“t”字型防御阵势。
以独立200旅的400团李生润部驻守位于天镇东南4公里处的盘山主阵地;以101师李俊功部402、425、426三个团自盘山向北,依次在罗家山、李家山、铁路两侧至北山外瓦窑口成带状部署。此外,以独立200旅399团负责天镇城防,以101师401团驻守天镇城外。这一线算是纵向部署。
剩下的独立200旅414团因此前在察哈尔作战中损失较大,被李服膺部署在距离天镇县城30公里外的阳高城内,跟随军部一起行动。这便使阳高与天镇之间形成了横向布置。
这样的兵力部署,战场正面宽度是有了,可纵深就根本就谈不上了414团白汝庸部,刚从察哈尔战场上撤下来不久,尚未补充兵员,眼下连轻伤员在内,总兵力还不足700人。即便加上61军军部直属部队,阳高县城一带也只有千余人。这样一个头重脚轻的部署根本就谈不上梯次配置
“李服膺是昏了头”在日军攻击尚未发起时,9月12日,接到阎锡山派梁化之送来的战情通报后,榆林战区保德前方指挥部中的徐德健便脱口说道,“这样部署,只要日军将前方战线打开一个缺口,那天镇一线将全面崩溃在溃兵冲击和日军追击之下,阳高根本就无法守住”
尽管不是在前方指挥,可被人民军将领如此不客气地指摘李服膺,同属晋绥军的梁化之也感觉脸上有些挂不住。当下,他忍不住问道61军兵力只有一万多人,依徐看,该部署?总不能不守正面,让日军随处可入吧?”
“61军兵力是有些不足,但兵力不足就应重点防御,而不是李服膺眼下在前线搞出的这个处处防御这样看上去是处处设防,但实际上只要一处被突破,其他各处将完全失去防御作战的效用”徐德健毫不客气地说道,“要我看,一线只要防守住天镇县城、铁路两侧以及盘山制高点,就完全可以达到迟滞并消耗日军的目的其他兵力完全可以梯次部署在天镇到大同之间的各处要点”
“记得我们此前和阎等人会晤时,曾提出过‘兵力上要前轻后重,火力上可前重后轻’的部署方案,现在看来,前方是完全没把方案放在心上。”庄毅叹息道,“缩减正面防御的宽度,并不等于就要放弃防守要点以外的其他正面。我们曾先后向二战区提供了不少地雷,阎的兵工厂也能大量生产地雷和炸药,听说还向前方运送了不少,为就不能将这些物资布置在正面其他地方?以火力代替人力?”
梁化之虽然是因与阎锡山有深厚的私人关系才被得以重用,但他本人却也有相当才干,此时被庄、徐二人一提点,也觉得两人所说很有道理。若按照庄、徐两人所说,61军在天镇纵向上只投入3个团的兵力即可,而将其他埋设上地雷和炸药。这样一来,李服膺部就至少能有4个团的兵力在天镇至大同间做纵深部署。不过,梁化之此前所接触的都是一战时期的正面防御作战思想,对于纵深作战完全陌生,当下,他便将信将疑地问道这样布置真的可行?”
“晋北作战的目的是迟滞日军攻击速度,并利用地利和事先布设的种种手段杀伤日军有生力量,为二战区和我们西北,也为全国抗战赢得更长的战备。”庄毅解释道,“在眼下敌强我弱的态势下,把有限的国防力量过多的投入正面和日军进行重兵对决,这不是智者所应为。事实上,若二战区前方部队能象**那样,以小股兵力展开山地游击战,对日军不断进行袭扰,再在各交通干线上埋设大量地雷,也完全可以达到作战目的。当然,战果或许不会太大。”
“我们国家人口的确众多,但也要避免被无谓消耗。”徐德健又进一步说道,“这种宽正面一线防御作战,被敌人突破一点就能造成整个防线崩溃,在敌人追击下,往往造成部队极大伤亡。除非有十足把握或万不得已,今后应尽量避免这种部署。”
“两位的意见我一定如实报告给阎长官,争取尽快调整前方部署。”被庄、徐两人所说打动,梁化之决定后就向阎锡山陈情。
“就怕上已经来不及了。”庄毅叹息道,“日军占领察哈尔已经一个星期多了,估计应该补充完了,就快攻击了。”
梁化之心中为之一沉,苦笑道只能希望日军行动没那么快了。”随后,梁化之匆匆告辞离去,急于将有关情况转告阎锡山。
当日傍晚,阎锡山听了梁化之所转述的庄、徐二人意见后,也感叹道西北能人不少啊。你以后要多去神池或保德,和西北方面多接触,也跟他们多学着点,有情况也好及早上报。”
顿了下,阎锡山又充满忧虑地说道现在调整前方部署,上恐怕确实来不及了。不过,还是通知61军一下,尽人事听天命吧。另外,将有关情况通报19军王治安,让他在大同一带做好部署,并派出部队向阳高一带接应李慕颜部。”
上确实来不及了12日晚接到阎锡山的电报后,李服膺随即派人将有关命令向所属各团传达。各团接到命令后再于13日向下传达,没等部署重新调整,日军就在14日清晨向天镇一线发起了攻击。
在天镇、阳高一线,李服膺将所部7个团按照“一纵”、“一横”,摆出了个“t”字型防御阵势。
以独立200旅的400团李生润部驻守位于天镇东南4公里处的盘山主阵地;以101师李俊功部402、425、426三个团自盘山向北,依次在罗家山、李家山、铁路两侧至北山外瓦窑口成带状部署。此外,以独立200旅399团负责天镇城防,以101师401团驻守天镇城外。这一线算是纵向部署。
剩下的独立200旅414团因此前在察哈尔作战中损失较大,被李服膺部署在距离天镇县城30公里外的阳高城内,跟随军部一起行动。这便使阳高与天镇之间形成了横向布置。
这样的兵力部署,战场正面宽度是有了,可纵深就根本就谈不上了414团白汝庸部,刚从察哈尔战场上撤下来不久,尚未补充兵员,眼下连轻伤员在内,总兵力还不足700人。即便加上61军军部直属部队,阳高县城一带也只有千余人。这样一个头重脚轻的部署根本就谈不上梯次配置
“李服膺是昏了头”在日军攻击尚未发起时,9月12日,接到阎锡山派梁化之送来的战情通报后,榆林战区保德前方指挥部中的徐德健便脱口说道,“这样部署,只要日军将前方战线打开一个缺口,那天镇一线将全面崩溃在溃兵冲击和日军追击之下,阳高根本就无法守住”
尽管不是在前方指挥,可被人民军将领如此不客气地指摘李服膺,同属晋绥军的梁化之也感觉脸上有些挂不住。当下,他忍不住问道61军兵力只有一万多人,依徐看,该部署?总不能不守正面,让日军随处可入吧?”
“61军兵力是有些不足,但兵力不足就应重点防御,而不是李服膺眼下在前线搞出的这个处处防御这样看上去是处处设防,但实际上只要一处被突破,其他各处将完全失去防御作战的效用”徐德健毫不客气地说道,“要我看,一线只要防守住天镇县城、铁路两侧以及盘山制高点,就完全可以达到迟滞并消耗日军的目的其他兵力完全可以梯次部署在天镇到大同之间的各处要点”
“记得我们此前和阎等人会晤时,曾提出过‘兵力上要前轻后重,火力上可前重后轻’的部署方案,现在看来,前方是完全没把方案放在心上。”庄毅叹息道,“缩减正面防御的宽度,并不等于就要放弃防守要点以外的其他正面。我们曾先后向二战区提供了不少地雷,阎的兵工厂也能大量生产地雷和炸药,听说还向前方运送了不少,为就不能将这些物资布置在正面其他地方?以火力代替人力?”
梁化之虽然是因与阎锡山有深厚的私人关系才被得以重用,但他本人却也有相当才干,此时被庄、徐二人一提点,也觉得两人所说很有道理。若按照庄、徐两人所说,61军在天镇纵向上只投入3个团的兵力即可,而将其他埋设上地雷和炸药。这样一来,李服膺部就至少能有4个团的兵力在天镇至大同间做纵深部署。不过,梁化之此前所接触的都是一战时期的正面防御作战思想,对于纵深作战完全陌生,当下,他便将信将疑地问道这样布置真的可行?”
“晋北作战的目的是迟滞日军攻击速度,并利用地利和事先布设的种种手段杀伤日军有生力量,为二战区和我们西北,也为全国抗战赢得更长的战备。”庄毅解释道,“在眼下敌强我弱的态势下,把有限的国防力量过多的投入正面和日军进行重兵对决,这不是智者所应为。事实上,若二战区前方部队能象**那样,以小股兵力展开山地游击战,对日军不断进行袭扰,再在各交通干线上埋设大量地雷,也完全可以达到作战目的。当然,战果或许不会太大。”
“我们国家人口的确众多,但也要避免被无谓消耗。”徐德健又进一步说道,“这种宽正面一线防御作战,被敌人突破一点就能造成整个防线崩溃,在敌人追击下,往往造成部队极大伤亡。除非有十足把握或万不得已,今后应尽量避免这种部署。”
“两位的意见我一定如实报告给阎长官,争取尽快调整前方部署。”被庄、徐两人所说打动,梁化之决定后就向阎锡山陈情。
“就怕上已经来不及了。”庄毅叹息道,“日军占领察哈尔已经一个星期多了,估计应该补充完了,就快攻击了。”
梁化之心中为之一沉,苦笑道只能希望日军行动没那么快了。”随后,梁化之匆匆告辞离去,急于将有关情况转告阎锡山。
当日傍晚,阎锡山听了梁化之所转述的庄、徐二人意见后,也感叹道西北能人不少啊。你以后要多去神池或保德,和西北方面多接触,也跟他们多学着点,有情况也好及早上报。”
顿了下,阎锡山又充满忧虑地说道现在调整前方部署,上恐怕确实来不及了。不过,还是通知61军一下,尽人事听天命吧。另外,将有关情况通报19军王治安,让他在大同一带做好部署,并派出部队向阳高一带接应李慕颜部。”
上确实来不及了12日晚接到阎锡山的电报后,李服膺随即派人将有关命令向所属各团传达。各团接到命令后再于13日向下传达,没等部署重新调整,日军就在14日清晨向天镇一线发起了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