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决策

    “他们会不会从边境那边调兵?。”尹夏太提醒道。

    “不大可能。”赵尚志摇头道,“日军在东宁方向增加一个师团的事情,苏联方面肯定了。我想,如果不是苏联方面增兵,日军不大可能主动在边境增加兵力。所以我们从日军的部署中,大致能猜到苏联在边境方面的兵力肯定又有所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日军已经把牡丹江的第二师团三个联队,东宁二十五师团的两个联队,本应该在会宁的十九师团一个联队抽调了出来。还有一个问题是,虽然日军在边境上增加了一个师团,但实际上他们的兵力并没有增加多少。第二十五师团是从第四、十、十二师团中各抽调一个联队组成的。可以说,日军在东线上增加的兵力只有一个联队。那么,本该在东部的六个师团共十八个联队中,他们已经派来了五个连队。剩下的十三个联队中,还有一个第十四联队是已经被打残了的。你们说,小鬼子真敢再派出援兵吗?我认为,至少在东部边境上再抽调兵力的可能性不会很大。”[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曹亚范说道只要能打下敦化,我们和一路军肯定会采取分散出击的策略。到时候,敌人即使派援兵能挡住多少地方?我认为从东部边境上继续抽调兵力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除非我们打到那边。如果我们只是往北和往西,甚至是往南发展的话,敌人在边境上的兵力丝毫对我们没有影响。而我们面前的可能只有第二、十、十四、二十八等四个师团。另有三个守备大队。虽然敌人的兵力看起来很多,但他们要固守的地方也是很多。各条铁路线、重要城市,特别是新京、奉天两地可是敌人要重兵防守的区域,很多兵力会保留在那里。所以我们面前的敌人其实并不是很多。至少比看起来的要少得很多。再则,既然守不住,那只能打出去。这样还有些机会。关键还是在于打出去的部队,配合留守抚松的部队作战。”

    在能否守住根据地的问题上,众人都表示不可能。所以,讨论并没有进行多长,最终,大家还是支持了叶磊的想法。

    事不宜迟,当下叶磊也没再争取一路军方面的意见,直接给各支部队下达了作战命令。而第二师和两个团则今夜就出发赶向敦化。

    此外,为了迷惑敌人,让他们误认为十二军的主力还在抚松、濛江一带,除用轻伤员和俘虏组建一个守备团外,把分布在五个县的二十六支守备连合编为六个守备营,并把这两部分在合编为两个标准团,其中守备一团部署在濛江,归第四师指挥,守备二团部署到石龙岗,配给第三师指挥。如此安排后,濛江境内的第四师就有三个团可供调用,南线的第三师也有了四个团的兵力可以调动。再加上投入到南线的**师,在南线上叶磊不是了两个师共八个团。

    有了这么多兵力,如果是放在以前,叶磊可是会考虑是不是先打退一路敌军,但**师已经不是以前的**师了。现在的**师只有两千人左右的老兵,其他的都是加入队伍不过一到两个月的新兵。所以虽然人数多了很多,但其战斗力却下降很快。第三师方面稍微好一些,基本保持了原来的战力。原有的三个团,分别是原第三师、守备五师、守备八师等部队编成,战斗力比**师还要高上一点。

    命令下达之后,各支部队当晚就开始调动了起来。第二师和两个团马上起程赶往敦化,其他部队也纷纷调整部署,建立新的防线。

    在十二军方面频繁调动部队的时候,日军也没有停止他们的行动。虽然已经占有了铁路沿线,但其控制力并不是很强。以前日军还有为军警可以配合他们防守铁路沿线,而现在他们只能分兵把守。南线方面有三个守备大队配合,且朝鲜一边也没受到过一路军的进攻,所以第十师团还能集中绝大部分兵力,部署在临江、长白两地,但在奉吉线、梅辑线上日军不得不分兵把守。特别是在通化地区。即使由二十师团七十九联队在满浦、辑安方向协助防守,但他们还是要分兵把守通化周边地区。二十八师团方面则因为后边有第九**守备大队,其状况稍微好一些。为了彻底封锁铁路沿线,他们部署在柳河地区的三十六联队仍需要分兵把守。而要独自负责防守磐石、桦甸的三十联队更是不得不分出更多兵力。

    到三十一日,日军基本完成从长白县城到辑安,再到磐石、桦甸的长达一千里的封锁线。对十二军的包围封锁。如果是平均分布的话,每里就有三十多个的日军,一个人只需负责十几米。

    对于敌人这样的部署,十二军方面暂时未采取任何骚扰行动。南线的部队与敌人之间相隔五十到一百里的空白地带。西线的部队也拉开了与敌人之间的距离,其中离得最近的就是孤山子的十八团,他们与敌人之间只有十里左右。

    随着敌我双方的部署逐渐完成,局势也明朗了起来。十二军方面是一副死守的态势,而日军方面则是要彻底围歼抗联。

    对敌人可能采取的进攻方式,抗联方面到现在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判断。杨靖宇认为,敌人有可能先从北侧开始进攻。并提出四个原因。一是,敌人在一路军方面投入的兵力明显多于十二军一侧。表面上南线上敌人投入了两个师团两个**守备队,但真正具备灵活作战能力的只有六个步兵联队和两个骑兵联队,其总兵力大概在两万五千左右。而在北线敌人可是投入了七个联

    第六节

    决策

    第六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