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本新书,《龙与少年游》,江南在里面收录了他少年以来,从大学到现在,从第一本书《此间的少年》到龙族,所有写过的随笔,以及心理路程。

    觉得这种方法真棒,能够记录每一个不同的时间段自己的感受,心里在想些什么。就好像照片能记录我们容貌在岁月中的变化,随笔却能记录我们心理从小到年老的转变。随笔像是我们心理的照片。

    之所以坚持写作,也是因为我想记录。

    十四岁的时候,我在想些什么;十八岁的时候,我又在想写什么,二十岁......待来日年老,躺在老竹椅里翻看年轻时候的文字,也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喔,原来我年轻的时候在为这些东西烦恼啊。”

    “当时为这些问题迷惑,现在的我有追寻到答案吗?”

    “那些让我愤怒、快活的事,现在依然叫我愤怒或快活吗?我的心有没有被岁月磨平棱角,变得成熟却冷漠?”

    我这只被温水煮着的蛙,是什么时候像世俗妥协,与他们握手言和的呢?

    (当然我希望这个答案是永远没有)

    写每一本书都像一场修行,叩问自己,也在书中追寻我想要的答案。我极少写纯粹的为了取悦热点或跟风的文,那些文虽然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却不能给我带来快乐。

    我把写书当成一次迷茫中的自问自答,当成逃避现实不愉的桃花林,在这里我放歌痛哭,嘶声尖叫,每个人物都发出极度压抑后畅快恣意的吼声。

    在此,别提一句,我发现一个秘密。

    绝大多数男作者写书,都是映射自己的追求与梦想。核心是将“我”投射到主人公身上,然后写他的命运,也写作者可望而不可得的那份人生。例如,拯救世界的衰仔,带着绝大不甘的阴郁小孩,都是江南对自我的“期许”与幻想。

    但是女作者写书,多半围绕感情和对人物本身的思考:纠葛的情感历程,你爱我我不爱你你不爱我了我有爱你的阴差阳错,人物们的命运悲欢,这是一个书的核心。

    即,男作者写主人公是写“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女作者写主人公是写“我想得到一个什么样的人,或我的幻想中什么样的男人得劲儿。”它是一种审视的目光。

    诚然,也有女性作者会将自己的影子投射到作品中,但是远远没有男性作者那样投射得多。

    女性只表现出“百分之三十”的自己,但是男性会表现出百分之九十,甚至接近百分之一百。

    这其中的心理原因,我也不知道。但也许可以通过《第二性》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