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向往森林(1/2)
金沙江系列第三部
皓月之光
山茅著
1、向往森林
张济夫一个人坐在房间里,看着院子里那两棵桢楠,仲春时节,去年的旧叶已经被今年的新叶替换,新叶绿得明翠,那翠似乎要化成水滴出来。桢楠的树干一个人抱不过来,树冠把小院的天空都占满了,邻居们习惯在树下纳凉、喝茶、摆龙门阵,每到盛夏,人更多,还有不少光着膀子、摇蒲扇的老头。小时候,他就听老人说过,桢楠有三四百年了,他感到神奇,树子能活这样久?二十多年过去了,儿童的他早长成大人,桢楠似乎没有长大多少,还是那样粗细。
几分钟前,他刚送走了一个客人,客人是他的一个表哥,在雷县林场工作。表哥回戎州探亲,专门来跟他说了一件事,可以去林场上班了。以前表哥给他说过,这两棵桢楠不小,但跟我们林区的树比起来,就不算啥了,我们那里比它大的树子有得是。所以张济夫一直想去大森林见识见识,现在能如愿以偿,当然高兴得很。而且林区地处横断山脉,更令他向往。
接下来,他首先想到了约好友李轼同去林区。五六年前,张济夫和李轼到七宝山看望下乡插队的同学,七宝山是一座很高的大山,翻了一座一座的的山头,最后好不容易才爬到主峰旁边——几个同学安家落户地方。两个人爬得汗流浃背,沿途却找不到一棵大树乘凉,有的都是一些灌木或小棵乔木。一直到靠近主峰山顶时,才发现茂密的森林,像是给光秃秃的大山戴了一顶绿帽子。后来,他们听当地农民讲,十多年前大炼钢铁时,原有的天然林都被砍伐光了,一匹坡一匹坡地被剃了光头了。从下往上砍,一直砍到顶上那一圈才停下来,因为太高不好运输,也因为大炼钢铁停了,才剩下了如今能看到的这一点。后来种的树都是人工林了,都不成气候,就是他们一路走来看到那些稀疏的小树。就是山峰一线剩下的那点天然林,也给张济夫留下深刻的印象,树木高大挺拔,阳光只能从稀疏的缝隙中透下来。林下的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把地面铺得没有一点空隙,找不到下脚的地方,脚踩上去,像踩在植物编织的蹦床上。插队的同学对他们说,可惜我们都没有运气,看不到当初壮美的原始森林了。
在张济夫心目中,原始森林有一种天然的风范,对原始森林的向往,就在他心头深深扎下根。没想到,这个愿望在几年后就能实现了。
他曾经对表哥说过,如果能帮他在林区找点事干,哪怕是临时性的,他很愿意去。这次,表哥对他说,眼下也正好是一个机会,上头又在搞整顿,恢复生产。张济夫心头明白这是指运动初期被打倒,复出后的一位中央领导搞的一些措施。表哥说,别看在砍伐队干活路很艰苦,因为是国营的大单位,没有正式工的名额,但那里缺壮劳力,有很多工作由合同工或临时工充当。如果你们吃得消,可以去试一试。张济夫当然清楚,当下城头的年青人要想就业,没有一点硬关系,想都不要想,哪怕是伐木工这种职业也是紧俏得很。他马上一拍胸脯:我们都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天生的壮劳力,没啥吃不消的。
张济夫想拽上熟人一起去,心想有一个朋友做伴岂不更好。下午,他直奔江边,枯水季节的金沙江依然激流汹涌,三月的河风却是懒洋洋的,两岸的景色早已由旧绿披挂上新绿。他想,要不了多久,金沙江的清流又该变浊流了,游泳的人中,吴能等几个熟人都在,却没见李轼。他转身又去了人工湖茶园,只见到正在下棋的杨建国,杨建国告诉他:李轼在工地赶活路。
张济夫就奔李轼建筑工地去了,他晓得李轼原来学修电机,学成后却找不到活路干,又改学木工。他还曾经打趣过李轼:方二这样壮的身板偏去干小墨(小墨,木匠行话,指做家具等细木工活——山茅注),你这瘦身板反倒干上大墨(大墨,木匠行话,指制作安装房架、梁、柱等大型木工活——山茅注)。李轼说,那有啥办法?修理电机技术含量高,但搞不到材料,就揽不到活路,只好改行嘛。
他到了李轼干活路的建筑工地,刚进仲春时节,天气还不算太热,李轼正光着膀子,抡起斧头砍檩条,木屑四溅。李轼和张济夫都是那种瘦是瘦、有肌肉的体形,一身干巴肉,看见他来了,李轼停下来,对他说,像这种活路,如果有电锯,是不费劳力的,工场上没有,就只能卖死力了。张济夫说既然如此,那你咋不用锯子?李轼说,用锯太慢,锯下来的边角又不成材,不如用斧头快,用锯用斧都是拼劳力的活路,自然选快点的办法。张济夫一看,想来得正是时候,把事情简单地一讲,然后说:
“李轼,反正都是砍木头,与其在这里砍木头,不如跟我进山去砍木头,比你在这里砍木头强多了。林场就在金沙江边,你想想,在原始森林里砍木头,那是一种啥子味道!”
李轼把斧头砍在一块废料上,一屁股坐在木料堆上,一边擦汗一边说:“我是真想去。但这活路都是事先谈好条件的,这几天正在赶工,要给别人半途撂下,对不住人,以后就不好打交道了。你还是去找姜雄华吧,他这段时间闲在家。”
张济夫觉得李轼说得也在理,不好勉强,转身去找姜雄华。他们都是三年前一起在河滩干活路的朋友。
张济夫到了姜雄华家阁楼,姜雄华恰好在家。他把事情一说,姜雄华立刻答应下来,说话间,姜雄华的兄弟姜英华从外面耍了回来,一听有这事,非要跟着去。张济夫坚决不同意,说进深山老林砍树子,不光是太苦,还很危险,弄得不好就可能出麻烦。你就不要跟我们去了。他听表哥说过森林里的危险,又晓得姜二娃性子野,喜欢东闯西闯,万一出了事,不好交待。
姜二娃根本不听张济夫的,死活要跟着一起来,对姜雄华说:
“哥,我得跟你去。大森林里头,肯定好耍得很。跟老子还可以打野物,有搞头。”
皓月之光
山茅著
1、向往森林
张济夫一个人坐在房间里,看着院子里那两棵桢楠,仲春时节,去年的旧叶已经被今年的新叶替换,新叶绿得明翠,那翠似乎要化成水滴出来。桢楠的树干一个人抱不过来,树冠把小院的天空都占满了,邻居们习惯在树下纳凉、喝茶、摆龙门阵,每到盛夏,人更多,还有不少光着膀子、摇蒲扇的老头。小时候,他就听老人说过,桢楠有三四百年了,他感到神奇,树子能活这样久?二十多年过去了,儿童的他早长成大人,桢楠似乎没有长大多少,还是那样粗细。
几分钟前,他刚送走了一个客人,客人是他的一个表哥,在雷县林场工作。表哥回戎州探亲,专门来跟他说了一件事,可以去林场上班了。以前表哥给他说过,这两棵桢楠不小,但跟我们林区的树比起来,就不算啥了,我们那里比它大的树子有得是。所以张济夫一直想去大森林见识见识,现在能如愿以偿,当然高兴得很。而且林区地处横断山脉,更令他向往。
接下来,他首先想到了约好友李轼同去林区。五六年前,张济夫和李轼到七宝山看望下乡插队的同学,七宝山是一座很高的大山,翻了一座一座的的山头,最后好不容易才爬到主峰旁边——几个同学安家落户地方。两个人爬得汗流浃背,沿途却找不到一棵大树乘凉,有的都是一些灌木或小棵乔木。一直到靠近主峰山顶时,才发现茂密的森林,像是给光秃秃的大山戴了一顶绿帽子。后来,他们听当地农民讲,十多年前大炼钢铁时,原有的天然林都被砍伐光了,一匹坡一匹坡地被剃了光头了。从下往上砍,一直砍到顶上那一圈才停下来,因为太高不好运输,也因为大炼钢铁停了,才剩下了如今能看到的这一点。后来种的树都是人工林了,都不成气候,就是他们一路走来看到那些稀疏的小树。就是山峰一线剩下的那点天然林,也给张济夫留下深刻的印象,树木高大挺拔,阳光只能从稀疏的缝隙中透下来。林下的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把地面铺得没有一点空隙,找不到下脚的地方,脚踩上去,像踩在植物编织的蹦床上。插队的同学对他们说,可惜我们都没有运气,看不到当初壮美的原始森林了。
在张济夫心目中,原始森林有一种天然的风范,对原始森林的向往,就在他心头深深扎下根。没想到,这个愿望在几年后就能实现了。
他曾经对表哥说过,如果能帮他在林区找点事干,哪怕是临时性的,他很愿意去。这次,表哥对他说,眼下也正好是一个机会,上头又在搞整顿,恢复生产。张济夫心头明白这是指运动初期被打倒,复出后的一位中央领导搞的一些措施。表哥说,别看在砍伐队干活路很艰苦,因为是国营的大单位,没有正式工的名额,但那里缺壮劳力,有很多工作由合同工或临时工充当。如果你们吃得消,可以去试一试。张济夫当然清楚,当下城头的年青人要想就业,没有一点硬关系,想都不要想,哪怕是伐木工这种职业也是紧俏得很。他马上一拍胸脯:我们都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天生的壮劳力,没啥吃不消的。
张济夫想拽上熟人一起去,心想有一个朋友做伴岂不更好。下午,他直奔江边,枯水季节的金沙江依然激流汹涌,三月的河风却是懒洋洋的,两岸的景色早已由旧绿披挂上新绿。他想,要不了多久,金沙江的清流又该变浊流了,游泳的人中,吴能等几个熟人都在,却没见李轼。他转身又去了人工湖茶园,只见到正在下棋的杨建国,杨建国告诉他:李轼在工地赶活路。
张济夫就奔李轼建筑工地去了,他晓得李轼原来学修电机,学成后却找不到活路干,又改学木工。他还曾经打趣过李轼:方二这样壮的身板偏去干小墨(小墨,木匠行话,指做家具等细木工活——山茅注),你这瘦身板反倒干上大墨(大墨,木匠行话,指制作安装房架、梁、柱等大型木工活——山茅注)。李轼说,那有啥办法?修理电机技术含量高,但搞不到材料,就揽不到活路,只好改行嘛。
他到了李轼干活路的建筑工地,刚进仲春时节,天气还不算太热,李轼正光着膀子,抡起斧头砍檩条,木屑四溅。李轼和张济夫都是那种瘦是瘦、有肌肉的体形,一身干巴肉,看见他来了,李轼停下来,对他说,像这种活路,如果有电锯,是不费劳力的,工场上没有,就只能卖死力了。张济夫说既然如此,那你咋不用锯子?李轼说,用锯太慢,锯下来的边角又不成材,不如用斧头快,用锯用斧都是拼劳力的活路,自然选快点的办法。张济夫一看,想来得正是时候,把事情简单地一讲,然后说:
“李轼,反正都是砍木头,与其在这里砍木头,不如跟我进山去砍木头,比你在这里砍木头强多了。林场就在金沙江边,你想想,在原始森林里砍木头,那是一种啥子味道!”
李轼把斧头砍在一块废料上,一屁股坐在木料堆上,一边擦汗一边说:“我是真想去。但这活路都是事先谈好条件的,这几天正在赶工,要给别人半途撂下,对不住人,以后就不好打交道了。你还是去找姜雄华吧,他这段时间闲在家。”
张济夫觉得李轼说得也在理,不好勉强,转身去找姜雄华。他们都是三年前一起在河滩干活路的朋友。
张济夫到了姜雄华家阁楼,姜雄华恰好在家。他把事情一说,姜雄华立刻答应下来,说话间,姜雄华的兄弟姜英华从外面耍了回来,一听有这事,非要跟着去。张济夫坚决不同意,说进深山老林砍树子,不光是太苦,还很危险,弄得不好就可能出麻烦。你就不要跟我们去了。他听表哥说过森林里的危险,又晓得姜二娃性子野,喜欢东闯西闯,万一出了事,不好交待。
姜二娃根本不听张济夫的,死活要跟着一起来,对姜雄华说:
“哥,我得跟你去。大森林里头,肯定好耍得很。跟老子还可以打野物,有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