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胡思乱想,郑常摊开手掌,三颗氤氲着绿芒的源晶就出现在他的手掌中,随之而来的,是一阵轻微的虚弱感。这是杨沐已经见识过的能力,精神力和源晶之间的互相转化。郑常继续在掌心凝聚着绿源晶,四颗、五颗……一直到第九颗才停了下来,愈来愈浓重的虚弱感让他有点抬不起手。心念一动,掌心的九颗源晶又融入了身体之中,苍白的脸色又恢复了红润。

    “十颗绿源晶是现在的极限了,再多就会掏空身体。只有提高自身的精神力总量,才能增加身体的源晶容量。”

    收敛心神,郑常小心翼翼地输出精神力,顿时一股水到渠成的顺畅感。过去塑型时那种酸涩与模糊,仿佛用火钳子夹着一根针在绣花,看不清拿不准,一不小心就出差错。而现在精神力仿佛成了身体的延伸,如臂指使,灵活而精准。作画也需要天赋的,郑常的画笔,可能直线不够直,圆圈不够圆,但这种障碍完全可以通过针对性的练习来弥补,有了方向,便不再雾里看花。

    三个绿源晶慢慢化成一把剑的胚形,源晶能量构成的框架,细细密密又井然有序,剑刃薄如蝉翼,剑身笔挺修长,一条内凹的血槽浑然一体,剑柄自然延伸出最符合紧握的粗细,十字护手边缘生长、弯曲、包裹,柔和的线条边缘描出如花瓣的剑颚。

    这把剑已经在郑常的脑海已经好多年了,自学习塑型始,他就想创造出这样一把剑。对于一位合格的塑型师来说,这仅是入门的常规创作,却是郑常这三年来遥不可及的梦。无论尝试多少次,他所塑型出来的东西,就是杨沐在城墙上看到的那种“搅屎棍”模样。

    只要能输出精神力,完成源晶和原液的融合,就能成为塑型学徒,这就是铁石村族长所能达到的水平,只能“塑”而没有“型”。非常鸡肋,却是普通人能够成为塑型师的钥匙。

    再往上晋升到初级塑型师,需要大量的练习,掌握精神力的运用方法,以人的意志控制精神力,再通过精神力间接控制源晶的变化,做到“成体成胚,塑之有物”。这个难度一下就上去了。

    郑常死而复生的过程,庞大的源晶能量也对他进行了彻底的洗髓易经,身体不仅能够成为源晶的载体,精神力的操控水平,更是完成了由火钳子到雕刻刀的升级,制作这样一把剑已经没有难度了。

    但是,自己新生后的第一件塑型作品,郑常并不打算做毫无挑战性的入门作品。只见他双掌轻轻一合,剑形的能量框架就被重新聚合在一起,变回了稳定的源晶形态,整个过程中源晶没有一丝流失。

    如果其他塑型师看到这一幕,一定会羡慕不已。

    塑型过程中的源晶,就像一块烧化的玻璃,无论是揉圆了捏扁了,还是一丝丝地精雕细琢,其能量在持续逸散着。做的慢了,经费在燃烧,想快一些,又极易出错,导致前功尽弃,源晶血本无归。

    这就是塑型师收费高昂的原因,往往是塑型所需的好几倍源晶。塑型复杂一点的东西,考虑到能量损耗,至少要多准备50的源晶才够,这还没算塑型失败的情况。

    绿源晶损失一些还勉强能承受的起,如果品质再高一些,用到蓝源晶甚至紫源晶呢。所以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越阶塑型的后果,轻则倾家荡产,重则拿命抵债。

    但身为源晶亲和之体的郑常不担心这样的问题,他在塑型时,心头泛起一种与源晶同根同源的感觉,手中的源晶能量虽然也会逸散,但不是散到空气中,而是又回到了他的身体里。源晶可回收的特质,其实是郑常体内可以储藏源晶的一种表现。

    对照着杨沐给他的图纸,郑常很是从容地重新开始塑型。图纸确实很繁复,但大部分冗余的设计都是装饰性的。通过目标分解,可以把整把剑分解成数十个小模块,每个小模块预留了能量接口与其他模块相连,从而组成四个大的模块。大模块之间又有互相契合的部位,只要在塑型完成之前,同时破开这些契合的部位,大模块就能被“嫁接”成一体,融入原液即可成型。

    这是一种模块化的制作工艺,在工业设计上非常常见。

    分解到每个小模块,都是最基本的形状与组合,杨沐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难度,他认为傻徒弟也就个把时辰能弄完,所以他此刻睡得无比踏实。但这种塑型思维,再次刷新了郑常的认知,塑型失败了好几次,不是因为手抖,更不是精神力抖,而是被这种天马行空的思维给惊艳得浑身颤抖。

    这与那个花钱请来的老师教得完全不是一个东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