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网文主角多是三观不正,而我的书主角三观基本很正,因此看上去很是圣母。但有没有弄清何谓圣母,凭借主角在交趾的做为,默视了伐夏与永乐城惨败,好为自己布局,也不能称为圣母。当时我写的时候还怕大家反感呢,一略而过,没想到还有人说主角是圣母,大家接受能力强到这份上,我无语了。
…………
范纯仁撇了撇嘴,心想,你打击报复呗。
其他人也是这个想法,顶多与赵顼说法差不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算王巨做得不对,也是你司马光错在前面的。至于你在涑水养老,那就安心养老,但就是到了涑水仍不安份。
当真你成了赵普?
所以也不怪王巨报复了。但不管如何诠释,王巨就是在报复!
但岂止!
如果这个家伙还活着,没办法卖国于西夏,但还能卖国于契丹。而且王巨的新政,也能让他一二三疯狂地推翻。
因此闻听司马光真的病死了,妃儿很担心,王巨却开心地让侍卫宰了一头羊来庆贺。
这个不好说了,不过王巨也有一套说辞:“范公,司马光有何政绩?”
看司马光的履历十分简单,进士中了甲科,也就是前五名,比王巨苏东坡的名次还要高。所以一为官便成了华州判官,随后改任为苏州判官,父亲去世,回家守孝,这时候司马光没有变味道的,比如上书论述了差役之害,弓手必须增设武官教训,否则空扰民而弓手战无力。随后得到其父好友庞籍的提携,成为并州通判。
忽里堆之战失败,司马光将责任推给东推给西,庞籍一人承担任了责任,史书往往会美化这一段。实际司马光在这时的做法极其丑陋,并且也从这时心路产生了转变。
仁宗末年,司马光混成了起居舍人,知制诰。其实这时候他脱变得还不算太厉害。然后到了赵顼时,赵顼与韩琦相争,司马光从中和稀泥,捞取了更大的好处,成了帝师。
王安石变法来了。政治主张不同,王安石又是后起之秀忽得重用,司马光心中可能也有些不平衡,因此矛盾激化,随后司马光开始向“半人半鬼”方向正式转化了。
也就是司马光除了反对变法外,几乎找不到一条真正能拿得出手的政绩。
“对了,还有修史,但我朝那么多大家,曾巩、苏辙、苏轼等人,那一个人没有这个笔力修这本史书?”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修著的。但别忘记了,他与司马迁截然不同,司马迁那才是真正靠自己能力修史记的,司马光修著史书,所用钱帛资料官员助手,都是宋朝朝廷拨放的,因此就是这个政绩也要大打折扣。
还有一个政绩,那就是史上的大送,如果不是范纯仁与吕公著再三阻拦,连整个熙河路兰州都能送给西夏!
…………
范纯仁撇了撇嘴,心想,你打击报复呗。
其他人也是这个想法,顶多与赵顼说法差不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算王巨做得不对,也是你司马光错在前面的。至于你在涑水养老,那就安心养老,但就是到了涑水仍不安份。
当真你成了赵普?
所以也不怪王巨报复了。但不管如何诠释,王巨就是在报复!
但岂止!
如果这个家伙还活着,没办法卖国于西夏,但还能卖国于契丹。而且王巨的新政,也能让他一二三疯狂地推翻。
因此闻听司马光真的病死了,妃儿很担心,王巨却开心地让侍卫宰了一头羊来庆贺。
这个不好说了,不过王巨也有一套说辞:“范公,司马光有何政绩?”
看司马光的履历十分简单,进士中了甲科,也就是前五名,比王巨苏东坡的名次还要高。所以一为官便成了华州判官,随后改任为苏州判官,父亲去世,回家守孝,这时候司马光没有变味道的,比如上书论述了差役之害,弓手必须增设武官教训,否则空扰民而弓手战无力。随后得到其父好友庞籍的提携,成为并州通判。
忽里堆之战失败,司马光将责任推给东推给西,庞籍一人承担任了责任,史书往往会美化这一段。实际司马光在这时的做法极其丑陋,并且也从这时心路产生了转变。
仁宗末年,司马光混成了起居舍人,知制诰。其实这时候他脱变得还不算太厉害。然后到了赵顼时,赵顼与韩琦相争,司马光从中和稀泥,捞取了更大的好处,成了帝师。
王安石变法来了。政治主张不同,王安石又是后起之秀忽得重用,司马光心中可能也有些不平衡,因此矛盾激化,随后司马光开始向“半人半鬼”方向正式转化了。
也就是司马光除了反对变法外,几乎找不到一条真正能拿得出手的政绩。
“对了,还有修史,但我朝那么多大家,曾巩、苏辙、苏轼等人,那一个人没有这个笔力修这本史书?”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修著的。但别忘记了,他与司马迁截然不同,司马迁那才是真正靠自己能力修史记的,司马光修著史书,所用钱帛资料官员助手,都是宋朝朝廷拨放的,因此就是这个政绩也要大打折扣。
还有一个政绩,那就是史上的大送,如果不是范纯仁与吕公著再三阻拦,连整个熙河路兰州都能送给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