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云成语气傲慢道:“看吧!没人见。苏轼,我好心提醒你,你父母送你过来是为了读书,可不是让你来自甘堕落。”

    苏轼质问道:“你什么意思!”

    郭云成冷笑一声,道:“还用我说明白吗?像他那样出身的人,终究不会飞上枝头变凤凰的。你和他每日混在一起,对你没什么好处。”

    苏轼道:“自古家境贫寒而名垂青史者不少,你又怎知他不会变凤凰。若以出身来断人,是不是太过于肤浅了。论品性,陈兄的人品远胜于常人,虽家境贫寒,但处处为他人着想,能忧人所忧,急人所难。论学识,陈兄亦得师傅称赞。说不定将来名垂青史的人是他,而你终究是这万千尘埃中的一粒尘土。”

    “好个忧人所忧,急人所难。”一人说着鼓起掌来。

    苏轼顺着声音处望去,只见一位矮道人,手持拂尘走了进来。

    矮道人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苏轼。”

    “贫道李伯祥。”李伯祥道。苏轼知道师傅有个好友叫李伯祥,但是未见过本人。

    “我不是你们的师傅,本无权说你们。这人的命何其微妙,今日在坐的各位,有的人会入朝为官,有的会从事商贾之事,富甲一方,有的可能终其一生碌碌无为,无所建树。今日你看不起的人,他日可能难以望其项背。”李伯祥说完便走了。

    郭云成一脸不屑地说道:“无知道人,成天修仙悟道懂个什么!”

    苏轼上前一步,揪起郭云成的衣领,怒目而视,道:“陈兄的发簪呢?”

    “他告诉你的?”郭云成试图掰开苏轼的手,但是失败了,随即瞪了一眼陈太初。

    苏轼道:“他什么也没说,你告诉我的。我看陈兄对你眼神闪躲,似乎有难言之隐,便试探一下,没想到你不打自招。他的发簪呢?”

    郭云成随口说道:“扔河里了。”

    苏轼懒得和他纠缠,眼神中透露着怒气,对其吼道:“到底扔哪儿了!”

    郭云成吓了一跳,指着门外,道:“随手扔院子里了。”

    陈太初听后飞奔而出,苏轼松开郭云成走到院子里帮其找寻,苏辙紧随其后。不少同学放下碗筷,出来看热闹,只见三人在泥土中找来找去,最终苏辙在树根旁发现了已经被折断和泥土颜色非常接近的木簪。他将木簪递给陈太初,问是否是这个。陈太初看后,泣不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