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公室由于发生内乱而无暇旁顾,鲁国便开始借机捞取利益。

    前面说过,邾国是鲁国东面的一个小国,鲁国人自视高傲瞧不起邾国,邾国依仗齐国的势力也丝毫不怵鲁国。由于两国互相看不惯对方,所以经常发生边境摩擦。

    后来邾文公的一个儿子因为权力斗争在国内混不下去了,他惶惶如丧家之犬般投奔了鲁国。鲁文公乐不可支,他希望借助流亡者来对抗邾国,便想为他抢夺一块封地。

    鲁文公七年春,鲁军在鲁文公亲自率领下侵略邾国,邾军不敢迎战,只是专于防守。三月,鲁军虚晃一枪,转身占领了毫无防备附庸须句——要知道,须句跟两国争端一点关系也没有,却遭受了池鱼之灾。鲁人把鲁文公的舅舅须句君驱逐出去,把邾国的流亡公子安置在那里。

    须句夹在鲁邾两国之间,自然成为两国争夺的对象。这个小城真是多灾多难,鲁僖公二十一年时,须句曾被邾国吞并,须句君流亡鲁国;第二年鲁军又把邾人赶走,将流亡者重新送上君位。结果二十年后,当年的恩人反过来灭亡了现在的城邦。正直的人都认为鲁文公做得太过分了。

    下面要叙述的是宋昭公从登基到被杀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历时九年,并散见于《左传》各节。如果按年份叙述则既不易写也不易读,所以笔者将其放在一章来叙述。

    鲁文公七年,宋国发生了一场严重的内乱。

    原来宋成公在本年四月初去世了,太子杵臼即位,是为宋昭公。当时的六卿是:右师公子成,左师公孙友,大司马乐豫,大司徒鳞矔,大司城公子荡,大司寇华御事。

    宋成公在世时,公室曾经发生过因为立嫡而引起的内乱。太子杵臼险些在动乱中丧命,他从那时起便患上了严重的迫害妄想症。

    宋昭公认为他的兄弟们除了公子卬等极个别的都是为了谋害自己才降生到这个世界上的,结果他的妄想症就传染了身边的诸多兄弟和公室大夫。

    宋昭公对晋国流放群公子的制度十分认可,他认为这种方式在宋国也同样适用,他想把兄弟们驱逐出去,又把心里想法说给卿士们听,但是遭到了普遍反对。

    乐豫说:“不行。公族是公室的枝叶,正常形态的公室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如果去除枝叶,主干将无所庇护。葛藟尚且能保护自己的根所以君子经常以它作比,何况是一国之君呢?可以寻求庇护的却加以剪除,必不可行。如果用美德亲附兄弟,他们就会成为股肱之臣,哪个敢揣有贰心?君主应当打消这个念头。”

    其他人也发表了类似的意见,宋昭公迫于卿士们的压力,口头上表示悔改并检讨自己,但是暗地里却为去除兄弟们积极地做着准备。

    宋昭公采取了一些列手段把本来安宁和睦的公室变为一座巨大的牢笼,君主和大夫们困在一起无处可逃,他则成为牢笼中最危险的野兽。

    公子们切实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危险,他们战战兢兢、度日如年。有些人想要逃跑,不甘心任人宰割的人则决定奋起反击。公子们联络了同样被昭公敌视的穆、襄两支旺族,两大氏族又挑起国人对新君的愤怒。结果就在宋成公大丧期间,公子们率领一支庞大的民间武装攻入公宫。

    当时宫中的官员还是很多的,前大司马公孙固也在其中。公孙固年事已高,且本来已经告老还乡,这次是为先公守灵才进宫的。

    公孙固迅速把官员们集合起来,与宫中卫队一起抗击暴乱者。但是公宫面积太大、暴乱者数量太众;防守者没有足够的力量抵抗进攻,不得不被迫收缩在几个大建筑物内。

    公孙固、宫廷卫队长公孙郑等很多高等级贵族英勇战死,他们的英勇行为为宋昭公可耻的逃跑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六大卿士则调集家族武装前来支援宋昭公,公室与国人武装便相互对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