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辉还在策论中建议英宗赵曙:如果官办印刷作坊采用活字印刷机后,其生产能力大大提高,这一定会影响到南方江浙一代的大印书商,很可能会把他们给拖垮,进而影响当地的赋税和繁荣,为此不妨采取和在楚州的“液压榨油机联盟”一样的办法,通过收取会费的方法来出卖其技术换取更多的利润。
王静辉这份策论写来写去,越来越觉得不对劲:这里面牵扯的东西可实在是太多了,不仅是航运问题,而海关问题也给牵连到这里面来了。内容一多起来。其叙述也就简单了许多。但其可操作性也模糊了许多,这不符合他一贯的风格。还很可能让英宗赵曙等人把事情办砸。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写了好几份策论,让蜀国公主誊抄后合成一本书。给汴都开封送过去。
王静辉对这本书是非常慎重地,前后不停地修改,把他所知道的那点儿可怜地海关知识全部都写了进去,他不知道这本书落到英宗赵曙等人的手中,实行后会变成什么样子,这对于他来说还是头一次干这么没有把握的事情,不过他也同样强烈要求这样的试点除了江浙地泉州港外,还必须有一个港口设立在楚州,好由他来亲自控制其发展方向,及时发现其中的不足进行修正。
若不是因为韩绛那本关于役法的奏章。使王静辉闻到了王安石很可能近期上台的气味,他是万万不会这么冒险的。现在他就是在与时间赛跑,要赶在强硬派势力壮大之前,大大的改善大宋目前糟糕的国家财政状况,以便使社会变革变得更加从容,更加温和些。
王静辉的这本发家致富经还没有完成,汴都开封的老丈人通过颍王赵顼便给他传回了关于局部地区试行免役法奏章的结果——甚好!并且让王静辉尽快地照办,以便观察其结果如何。
而且随同英宗赵曙手诏一起送到的还有自己那个便宜义父韩琦给他的信件。上面是关于厢军改编进邮政系统的这三个月来的效果:虽然编入邮政系统的厢军人数不算多,仅仅三万余人,分布在长江水系和运河水系两岸的重要城市中,邮政系统所能提供的邮递城市还很少,但其已经开始发挥一定地威力了。
邮政系统之所以能够这么快见到成效,这一方面是拜春节所赐。大宋商人贩货天下,依靠这两条水系吃饭的商人更是多如牛毛,自己在新春佳节的时候回不去,但能够送一封家书回去,自然是舍得掏钱,这从一月份的营业数额远远高出二三月份的几倍便能看出来。宰辅韩琦对邮政系统的信心现在要比王静辉这个创始人更大,因为这三万厢军所组成地邮政系统虽然还没有实现盈利,也只是勉强的持平而已,但它却养活了三万厢军,最重要的便是省去了其后续的补给等资金,仅看得到的节省就在一百五十万贯之上,这是另宰辅韩琦十分激动的一个数字。
当宰辅韩琦初次感到邮政系统居然能够这么容易提他省去了一大笔财政开支后,便给王静辉写信,上面说道:鉴于邮政系统的成绩,他想建议英宗赵曙全面推行这一制度,不再满足于这么小规模的邮政系统了,他想迫不及待的按照王静辉当初留下的“邮政路线图”进行下一步的打算了。
王静辉看到韩琦给他写的信后,心中也是非常高兴:莫非是自己走了狗屎运?老天这么帮忙?在古代除了军事用途外,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有三万多人在维持着一个庞大的邮政系统,而这个邮政系统能够起到非常振奋人心的结果后,王静辉的心情也随之激动,毕竟他也是创始人之一,更深的意义还在于这是专门为厢兵改制而专门设计的,这套还不是很完善的邮政系统的成功,也为后续的厢兵大规模转换成“邮递员”打下了基础。
不过当王静辉看到韩琦在最后似乎要进行“大跃进”的时候,他的心中现在显然还不是全面铺开的时候,再说厢军之所以能够盈利,还是在于其地理位置好,长江和运河这两条水系关系这整个南方向北方运送赋税和各种商品,这么重要的水运系统聚集了大宋很大比例的商人。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厢兵现在的盈利虽然让他很兴奋,但仔细以思量后才也是在正常范围之内。
不过此时邮政系统形势非常乐观的情况下,韩琦显然是头脑有些发热了。王静辉看到这一点后,也立刻就给韩琦写了一封回信。信中说明了现在还不是大规模实行的最佳时机,现在应该做的便是稳固根基,加强其民用价值。他建议以最初那十几个节点为中心,慢慢的向周围的地区进行渗透,提高其邮寄信件的投送质量,并且对运送包裹等业务进行改进。
不过这些都是次要的,唯一能够引起韩琦等人注意的便是这现行开发的长江和运河两大水系沿途经过的城市都是大宋财政的精华部分,要是扩编,用王静辉的话来说是“市场不够大”,这肯定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也会把刚刚缓过劲儿的邮政系统搞得一团糟,恐怕后续的改编可就不大容易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王静辉这份策论写来写去,越来越觉得不对劲:这里面牵扯的东西可实在是太多了,不仅是航运问题,而海关问题也给牵连到这里面来了。内容一多起来。其叙述也就简单了许多。但其可操作性也模糊了许多,这不符合他一贯的风格。还很可能让英宗赵曙等人把事情办砸。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写了好几份策论,让蜀国公主誊抄后合成一本书。给汴都开封送过去。
王静辉对这本书是非常慎重地,前后不停地修改,把他所知道的那点儿可怜地海关知识全部都写了进去,他不知道这本书落到英宗赵曙等人的手中,实行后会变成什么样子,这对于他来说还是头一次干这么没有把握的事情,不过他也同样强烈要求这样的试点除了江浙地泉州港外,还必须有一个港口设立在楚州,好由他来亲自控制其发展方向,及时发现其中的不足进行修正。
若不是因为韩绛那本关于役法的奏章。使王静辉闻到了王安石很可能近期上台的气味,他是万万不会这么冒险的。现在他就是在与时间赛跑,要赶在强硬派势力壮大之前,大大的改善大宋目前糟糕的国家财政状况,以便使社会变革变得更加从容,更加温和些。
王静辉的这本发家致富经还没有完成,汴都开封的老丈人通过颍王赵顼便给他传回了关于局部地区试行免役法奏章的结果——甚好!并且让王静辉尽快地照办,以便观察其结果如何。
而且随同英宗赵曙手诏一起送到的还有自己那个便宜义父韩琦给他的信件。上面是关于厢军改编进邮政系统的这三个月来的效果:虽然编入邮政系统的厢军人数不算多,仅仅三万余人,分布在长江水系和运河水系两岸的重要城市中,邮政系统所能提供的邮递城市还很少,但其已经开始发挥一定地威力了。
邮政系统之所以能够这么快见到成效,这一方面是拜春节所赐。大宋商人贩货天下,依靠这两条水系吃饭的商人更是多如牛毛,自己在新春佳节的时候回不去,但能够送一封家书回去,自然是舍得掏钱,这从一月份的营业数额远远高出二三月份的几倍便能看出来。宰辅韩琦对邮政系统的信心现在要比王静辉这个创始人更大,因为这三万厢军所组成地邮政系统虽然还没有实现盈利,也只是勉强的持平而已,但它却养活了三万厢军,最重要的便是省去了其后续的补给等资金,仅看得到的节省就在一百五十万贯之上,这是另宰辅韩琦十分激动的一个数字。
当宰辅韩琦初次感到邮政系统居然能够这么容易提他省去了一大笔财政开支后,便给王静辉写信,上面说道:鉴于邮政系统的成绩,他想建议英宗赵曙全面推行这一制度,不再满足于这么小规模的邮政系统了,他想迫不及待的按照王静辉当初留下的“邮政路线图”进行下一步的打算了。
王静辉看到韩琦给他写的信后,心中也是非常高兴:莫非是自己走了狗屎运?老天这么帮忙?在古代除了军事用途外,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有三万多人在维持着一个庞大的邮政系统,而这个邮政系统能够起到非常振奋人心的结果后,王静辉的心情也随之激动,毕竟他也是创始人之一,更深的意义还在于这是专门为厢兵改制而专门设计的,这套还不是很完善的邮政系统的成功,也为后续的厢兵大规模转换成“邮递员”打下了基础。
不过当王静辉看到韩琦在最后似乎要进行“大跃进”的时候,他的心中现在显然还不是全面铺开的时候,再说厢军之所以能够盈利,还是在于其地理位置好,长江和运河这两条水系关系这整个南方向北方运送赋税和各种商品,这么重要的水运系统聚集了大宋很大比例的商人。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厢兵现在的盈利虽然让他很兴奋,但仔细以思量后才也是在正常范围之内。
不过此时邮政系统形势非常乐观的情况下,韩琦显然是头脑有些发热了。王静辉看到这一点后,也立刻就给韩琦写了一封回信。信中说明了现在还不是大规模实行的最佳时机,现在应该做的便是稳固根基,加强其民用价值。他建议以最初那十几个节点为中心,慢慢的向周围的地区进行渗透,提高其邮寄信件的投送质量,并且对运送包裹等业务进行改进。
不过这些都是次要的,唯一能够引起韩琦等人注意的便是这现行开发的长江和运河两大水系沿途经过的城市都是大宋财政的精华部分,要是扩编,用王静辉的话来说是“市场不够大”,这肯定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也会把刚刚缓过劲儿的邮政系统搞得一团糟,恐怕后续的改编可就不大容易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