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公可知道,您远渡重洋,送来的遗书中,伯荪说了什么吗?”朱丘说完,轻轻的递过一张纸来。
张元济接过来一看,果然是徐锡麟的笔迹,只见上面写道
“字付公子台鉴
“伯荪谋事不周,致有今日之败。事已至此,伯荪唯有一死,以谢诸君。为国而死,青史留名,伯荪余愿已足。但当此时节,死国者易,存国者难。我死以后,恐竞雄(秋瑾)亦不能免,果真如此,则洪门在东南已无领导之才。唯请公子再选俊杰,重整东南之地。伯荪私心相荐,有喻氏培伦,或可代我之责。
“筱斋吾兄,名门望族之后,博学通达,素有革新国家之志,五年来,我与之相交,更觉其人难得。伯荪临死之际,愿以毕生名誉作保,推荐其入我汉留一脉。
“吾兄不久之后,将持我之玉牌与东南名册,交予公子,公子可细察之。
“伯荪匆匆。”
张元济看完,不由吃了一惊。原来这徐锡麟,竟是要自己身入汉留一脉。张元济抬头看看朱丘,只见朱丘脸上亦是一片诚挚。
张元济低下头去,仔细忖度。将自己这庸碌一生,与夏威夷上的惊天巨变,仔细的又想了一遍。
最后却摇摇头,对朱丘说道“伯荪实在是高看我了。我张元济德薄才疏,实在是难以担当如此重任。”
朱丘一笑,说道“伯荪此举,深合我意。筱公毋需要多谦。筱公当知,我汉留一脉,与洪门不同,为的不是恢复大明江山,甚至我汉人江山,为的乃是存亡续断,使我中华五千年以来源远流长的文明不因政权交替而断绝。如今有清一朝,若能保有文明,消弭满汉分际,则清朝绵亘千秋,亦是我汉家幸事。只是如今故国处在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中,我观那满清,又专以部族统治巩固其权,败亡只怕就是在顷刻之间。那时朝野变动,这汉家许多诗书典籍,恐怕不免容易毁于战火。我希望筱公入我汉留,此去故国之后,能够广收天下之书,或筑楼藏之,亦可运至夏威夷处,由我存管。倘若能让我汉家文明不至在此次变乱中伤的筋骨,筱公,你我便是善莫大焉了!”
朱丘一番话说的张元济心动不已。他自幼苦读,深受这汉家文明诗书礼仪的熏陶,自是将这典籍,看的比自己性命还重。尤其去年经历了皕宋楼之事之后,更是加倍重视汉家典籍,但张元济也深知自己人单力微,需要联合他人方才能成事。何况此刻朱丘说的变乱,虽然离得仍然很远,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更何况是关系到诗书典籍文脉传承的民族大事。张元济心中知道,要在这变乱之前,广收天下之书,所费一定不小,只恐怕千金散尽不过是寻常罢了。单靠自身财力,是绝无可能的。也只有依靠汉留之力,何况,保住汉家典籍不致于散失,也是自己一直以来的心愿。
想罢,张元济便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我愿意加入汉留。”
朱丘闻言大喜,连连击掌大笑。好一会儿,才从怀中取出一面玉牌,递给张元济,说道“这是我汉留的命牌,筱公要好生收藏,持此命牌,可以号令各地洪门。”
张元济接过一看,只见玉牌的正面,是一个篆体的“汉”字,背面是一条盘旋的长龙。玉作碧色,晶莹剔透。
张元济将玉牌小心的收到怀中,朱丘又递过一张硝制过的羊皮,上面用正楷写着汉留组织成员的各项义务。张元济咬破中指,以血为墨,签上自己的名姓。这便是加入了汉留一脉。
“你打算何时回归故国?”分别在即,张元济忽然问道。
朱丘笑着说道“我与清门,有十年之约,想来再过五年,便须回到故国,了解一下恩怨。”
张元济接过来一看,果然是徐锡麟的笔迹,只见上面写道
“字付公子台鉴
“伯荪谋事不周,致有今日之败。事已至此,伯荪唯有一死,以谢诸君。为国而死,青史留名,伯荪余愿已足。但当此时节,死国者易,存国者难。我死以后,恐竞雄(秋瑾)亦不能免,果真如此,则洪门在东南已无领导之才。唯请公子再选俊杰,重整东南之地。伯荪私心相荐,有喻氏培伦,或可代我之责。
“筱斋吾兄,名门望族之后,博学通达,素有革新国家之志,五年来,我与之相交,更觉其人难得。伯荪临死之际,愿以毕生名誉作保,推荐其入我汉留一脉。
“吾兄不久之后,将持我之玉牌与东南名册,交予公子,公子可细察之。
“伯荪匆匆。”
张元济看完,不由吃了一惊。原来这徐锡麟,竟是要自己身入汉留一脉。张元济抬头看看朱丘,只见朱丘脸上亦是一片诚挚。
张元济低下头去,仔细忖度。将自己这庸碌一生,与夏威夷上的惊天巨变,仔细的又想了一遍。
最后却摇摇头,对朱丘说道“伯荪实在是高看我了。我张元济德薄才疏,实在是难以担当如此重任。”
朱丘一笑,说道“伯荪此举,深合我意。筱公毋需要多谦。筱公当知,我汉留一脉,与洪门不同,为的不是恢复大明江山,甚至我汉人江山,为的乃是存亡续断,使我中华五千年以来源远流长的文明不因政权交替而断绝。如今有清一朝,若能保有文明,消弭满汉分际,则清朝绵亘千秋,亦是我汉家幸事。只是如今故国处在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中,我观那满清,又专以部族统治巩固其权,败亡只怕就是在顷刻之间。那时朝野变动,这汉家许多诗书典籍,恐怕不免容易毁于战火。我希望筱公入我汉留,此去故国之后,能够广收天下之书,或筑楼藏之,亦可运至夏威夷处,由我存管。倘若能让我汉家文明不至在此次变乱中伤的筋骨,筱公,你我便是善莫大焉了!”
朱丘一番话说的张元济心动不已。他自幼苦读,深受这汉家文明诗书礼仪的熏陶,自是将这典籍,看的比自己性命还重。尤其去年经历了皕宋楼之事之后,更是加倍重视汉家典籍,但张元济也深知自己人单力微,需要联合他人方才能成事。何况此刻朱丘说的变乱,虽然离得仍然很远,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更何况是关系到诗书典籍文脉传承的民族大事。张元济心中知道,要在这变乱之前,广收天下之书,所费一定不小,只恐怕千金散尽不过是寻常罢了。单靠自身财力,是绝无可能的。也只有依靠汉留之力,何况,保住汉家典籍不致于散失,也是自己一直以来的心愿。
想罢,张元济便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我愿意加入汉留。”
朱丘闻言大喜,连连击掌大笑。好一会儿,才从怀中取出一面玉牌,递给张元济,说道“这是我汉留的命牌,筱公要好生收藏,持此命牌,可以号令各地洪门。”
张元济接过一看,只见玉牌的正面,是一个篆体的“汉”字,背面是一条盘旋的长龙。玉作碧色,晶莹剔透。
张元济将玉牌小心的收到怀中,朱丘又递过一张硝制过的羊皮,上面用正楷写着汉留组织成员的各项义务。张元济咬破中指,以血为墨,签上自己的名姓。这便是加入了汉留一脉。
“你打算何时回归故国?”分别在即,张元济忽然问道。
朱丘笑着说道“我与清门,有十年之约,想来再过五年,便须回到故国,了解一下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