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不明所以(1/3)
五日时间太短,梅萧仁忙着交接差事,甚至都来不及回家一趟向她爹道个别。
还好仅是一年而已,一年之后,待她在立足宣州,她爹若愿意回故里,她便接他回去;若不愿,她也是让她爹扬眉吐气了。
叶知说临行那日会去送她,但以她对叶知的了解,如果这几日叶大娘的病有起色,他定会带着行李来,然后铁了心要跟她同去。
梅萧仁为了让叶知安心留下,早早地交代好卸任的事宜,在五日之限还没到的时候就收拾好包袱,独自踏上去往锦州的路。
天还未亮,梅萧仁趁着夜色悄然离开衙门,没惊动任何一个人,路上也不曾停留,只在出城门前停下脚步,回头望了望。
大街上冷冷清清,家家关门闭户,除她之外没有一个路人,难免让人心生寂寥。
可若是等到天明,面对挽留她的百姓,她是否会不忍心就这样离开,是否会开始质疑自己的抱负
与其那样纠结,到不如像现在这样悄悄地走。就像她刚来的时候,站在城门口无人理会,身边除了叶知外没一个认识的人,心里生出的也是这样的孤寂。
走时无人送,正如来时无人识,不失为一种最圆满的结果。
梅萧仁紧了紧肩上挂着的包袱,在第一缕晨曦升起之前,迈步出了秋水县城门。
她将身后的一切都完好地留在了那儿,包括她私库里剩下的银子。她已留下字条,让叶知把银子分给两年来为她赴汤蹈火的弟兄们。
县令的印鉴也放在了往日审案的长桌上,她唯一带走的东西,就是她曾视为命根的政绩簿,如今纵然已别无他用,留着当个纪念也好。
前路漫漫,她孤身上路。
过了一日,叶知站在熙熙攘攘的街口,已看不见他想寻找的身影。
他的手垂在身侧,而手里还拎着一个包袱,装着他的行李和给大人备的干粮。
直到此时他才发现,他还不够懂他家大人,竟然没料到大人会用这一招逼他留下。
大人只说要去读书,没说去哪儿,出了秋水县便是天高云阔,让他上何处去寻
去锦州的路上,梅萧仁路过宣州府。她本想去府衙再拜会拜会老李,但她到了府衙外却犹豫了,思前想后,最终还是没进去,为了避嫌。
还好仅是一年而已,一年之后,待她在立足宣州,她爹若愿意回故里,她便接他回去;若不愿,她也是让她爹扬眉吐气了。
叶知说临行那日会去送她,但以她对叶知的了解,如果这几日叶大娘的病有起色,他定会带着行李来,然后铁了心要跟她同去。
梅萧仁为了让叶知安心留下,早早地交代好卸任的事宜,在五日之限还没到的时候就收拾好包袱,独自踏上去往锦州的路。
天还未亮,梅萧仁趁着夜色悄然离开衙门,没惊动任何一个人,路上也不曾停留,只在出城门前停下脚步,回头望了望。
大街上冷冷清清,家家关门闭户,除她之外没有一个路人,难免让人心生寂寥。
可若是等到天明,面对挽留她的百姓,她是否会不忍心就这样离开,是否会开始质疑自己的抱负
与其那样纠结,到不如像现在这样悄悄地走。就像她刚来的时候,站在城门口无人理会,身边除了叶知外没一个认识的人,心里生出的也是这样的孤寂。
走时无人送,正如来时无人识,不失为一种最圆满的结果。
梅萧仁紧了紧肩上挂着的包袱,在第一缕晨曦升起之前,迈步出了秋水县城门。
她将身后的一切都完好地留在了那儿,包括她私库里剩下的银子。她已留下字条,让叶知把银子分给两年来为她赴汤蹈火的弟兄们。
县令的印鉴也放在了往日审案的长桌上,她唯一带走的东西,就是她曾视为命根的政绩簿,如今纵然已别无他用,留着当个纪念也好。
前路漫漫,她孤身上路。
过了一日,叶知站在熙熙攘攘的街口,已看不见他想寻找的身影。
他的手垂在身侧,而手里还拎着一个包袱,装着他的行李和给大人备的干粮。
直到此时他才发现,他还不够懂他家大人,竟然没料到大人会用这一招逼他留下。
大人只说要去读书,没说去哪儿,出了秋水县便是天高云阔,让他上何处去寻
去锦州的路上,梅萧仁路过宣州府。她本想去府衙再拜会拜会老李,但她到了府衙外却犹豫了,思前想后,最终还是没进去,为了避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