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浑浑噩噩的回到家里,陷入巨大的沉思当中。

    是做官,还是不做官,对于才七岁的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贾宝玉不是会隐藏情绪的人,有什么心思都露在外面,元春很快就察觉到了他的不对劲。

    贾宝玉也不是会藏心事的人,立马就把自己的疑惑说了出来,最后还委屈巴巴的。

    “大姐姐,我不想要做官,但二柱说的又好对。如果我们不去做官,让朝廷尽是些国贼禄蠹的话,百姓们得多可怜啊!可是,我就是不喜欢当官……”

    如果青冉在这儿,肯定会认为贾宝玉想太多。

    你说做官就做官了,当官是这么好做的吗?如果读好书就能做官的话,官员就得跟黄河水一般泛滥了。

    元春却对贾宝玉很有信心。跟原主和王夫人一样,她看贾宝玉带了很大的滤镜。

    不过,这不妨碍她忽悠贾宝玉。

    在她看来,贾宝玉不想做官只是在闹孩子脾气,等以后长大了,就明白做官的重要性了。所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让贾宝玉好好念书考取功名。

    少壮不努力,长大再努力就已经晚了。

    元春于是给贾宝玉讲一个好官对于百姓的重要性。

    比如官员公正廉明,就不会有百姓冤死的事情发生。

    比如官员勤政爱民,百姓们就可以安居乐业。

    如郑板出任河南范县县令之时,范县是有名的贫穷落后,几乎都是东倒西斜的破草屋,后来在郑板桥的努力之下,最终作出了厉害的政绩。

    后来又到潍县当县令。那时候潍县正遭遇很大□□,之前的官员不仅没有如实上报还征收租税,致使民不聊生。郑板桥去了以后,采取种种办法,终于使百姓们度过了灾荒。

    “据说郑板桥去之前,那里的百姓们都只能啃树皮吃草根,后来在郑板桥的带领下,才终于吃上了热腾腾的饭菜……”

    元春本来还想说“易子而食”,但怕把贾宝玉吓坏了,便咽回了肚子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