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殿里的气氛有些沉重,赵祯朗声道:“军中钱粮如何开销,自有惯例,非一时半刻能够讲清楚。就是将来要改,也需从长计议,急切间哪里定得下来?此事容后再议!”
徐平心中叹气,不被逼到无路可走,看来军费是难动了。军中身居高位的将领,不是太宗真宗时的藩邸旧臣,就是外戚,很多还两种身份合一。这些人又互相联姻,关系盘根错节,除非皇帝痛下决心,不然别人根本就动他们不得。赵祯现在显然没有心思改变这种局面,而且不但不改,待遇优厚的管军职位还被他拿来直接送给亲近的人。
见大臣们都不说话,徐平道:“容后再议也未尝不可,只是养军之费总得有个数额,不然三司着实难做。怎么花的可以先不去管,军费的总数要定下来,这事枢密院总能够做得了主。今年的军费总数便由枢密院按去年花费报上来,来年在此基础上是增是减,增多少减多少,总是能够定下来的。定下来之后,三司便就按照这数额逐月给付。”
张士逊道:“其实此事也难办。日常花销是可以给出数目,但年节赏赐,或者国家有大事赏赐,这数目却不好定。再者军队开拔,也有赏钱,杂七杂八谁能理得清楚?”
“不管是因为什么事情花钱出去,枢密院总要理出个军费数目,不然三司难道就常年备着钱在库里,让你们随用随取?天下哪里有这样的道理!三司收天下钱粮,用于天下之事,怎么可以专一用于养军!不拘是多是少,枢密院必须给出个数目来!”
见徐平的神色有些不好看,张士逊不为所动,只是摇头:“难,难,难!”
禁军除了按着人头领的钱粮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其他说不清楚的花销。平时训练要给赏钱吧,军队移防要给赏钱吧,天阴下雨道路泥泞要给鞋钱吧,天热了要给买冰的钱吧,天冷了要给买炭的钱吧,更不要说一旦打仗,动刀动枪开弓射箭还得先发辛苦钱再动手,零零碎碎,还超出正常发的钱粮呢。这些花销不可预计,枢密院定下个数来,多了还好说,到时一旦不够,张士逊自己掏钱去补窟窿啊。
李迪脾气火爆,看着张士逊的样子再也忍不住,厉声道:“徐平说的有道理,国家出钱养兵是不错,现在不计较你枢密院花多少,总得有个数额出来!枢密,你这也不行,那也艰难,是个什么道理?在西府数年,难道一年花多少钱还心中没数?!”
张士逊低眉敛目,没听到一样,一言不发。
赵祯道:“军国大事变幻无常,养军之费确实难有一定之规,枢密院给不出个具体数额也怨不得他们。当然,没有具体数额三司难做事,此话确实有道理。不如这样,就按照去年的数额定下来,为防意外,多加一成,三司来年就按照此数拨付。如果有意料不到的地方用钱,从内藏库出好了。当然,如果有战事,又另当别论。”
张士逊捧笏:“陛下英明,臣谨奉旨。”
徐平也只好与李迪等人一起领旨,准备就这样定下来。多一成就多一成吧,只要有确切的数字,徐平就好安排。综合算起来,多给这一成对徐平不是什么难事。
张士逊却又道:“去年养军之费,诸多赏赐,好多是出自内库,这些钱怎么算?”
“一起加总报到三司,以后就由左藏库出钱。养兵本来是国事,左藏库空虚,不得已才用内藏库的钱。徐平是理财能臣,想来以后这种事情不会再有了。”
赵祯这话一出口,李迪就有些急,按照这算法,下年的军费岂不是要涨两成不止。军费占得多了,其他事情就无钱可用,碰到水旱天灾,难道到时候再到内藏库去借贷?刚要反对,见到徐平轻轻摇了摇头,把到口的话强行咽了下去。
赵祯这样做,当然是要保证内藏库的财力,确保自己的天子私财有足够的影响国家财政的能力。从太宗时候把内藏库与国库彻底割裂开来,由皇帝完全掌握起,这一条就成了祖宗家法,皇帝轻易不肯放弃。用枢密院控制禁军的财政和人事,再用内藏库影响国家的财政,关键时刻发到禁军手里的赏钱是天子私财,从而让官兵对皇帝感恩。祖宗家法的核心,就是让政权支柱的禁军知道他们是谁的人,谁能给他们发钱,应该为谁效力。
徐平懒得跟赵祯计较这些,他需要的是把现在的财政格局固定下来,不要三司赚出钱来各方看着眼红,皇帝要往内藏库里划,军队要多加赏钱,最后成一笔烂账。以前再是善于理财的三司使,不谈陈恕,就说丁谓,能做到的也无非是用度不缺,支撑真宗皇帝东封西祀之后还是出现巨大亏空。徐平要在自己任上,把三司一直欠钱的这个传统给改过来。
这个局面未必是赵祯想看到的,但却是国家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只是缝缝补补,社会经济如何向前发展?
徐平心中叹气,不被逼到无路可走,看来军费是难动了。军中身居高位的将领,不是太宗真宗时的藩邸旧臣,就是外戚,很多还两种身份合一。这些人又互相联姻,关系盘根错节,除非皇帝痛下决心,不然别人根本就动他们不得。赵祯现在显然没有心思改变这种局面,而且不但不改,待遇优厚的管军职位还被他拿来直接送给亲近的人。
见大臣们都不说话,徐平道:“容后再议也未尝不可,只是养军之费总得有个数额,不然三司着实难做。怎么花的可以先不去管,军费的总数要定下来,这事枢密院总能够做得了主。今年的军费总数便由枢密院按去年花费报上来,来年在此基础上是增是减,增多少减多少,总是能够定下来的。定下来之后,三司便就按照这数额逐月给付。”
张士逊道:“其实此事也难办。日常花销是可以给出数目,但年节赏赐,或者国家有大事赏赐,这数目却不好定。再者军队开拔,也有赏钱,杂七杂八谁能理得清楚?”
“不管是因为什么事情花钱出去,枢密院总要理出个军费数目,不然三司难道就常年备着钱在库里,让你们随用随取?天下哪里有这样的道理!三司收天下钱粮,用于天下之事,怎么可以专一用于养军!不拘是多是少,枢密院必须给出个数目来!”
见徐平的神色有些不好看,张士逊不为所动,只是摇头:“难,难,难!”
禁军除了按着人头领的钱粮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其他说不清楚的花销。平时训练要给赏钱吧,军队移防要给赏钱吧,天阴下雨道路泥泞要给鞋钱吧,天热了要给买冰的钱吧,天冷了要给买炭的钱吧,更不要说一旦打仗,动刀动枪开弓射箭还得先发辛苦钱再动手,零零碎碎,还超出正常发的钱粮呢。这些花销不可预计,枢密院定下个数来,多了还好说,到时一旦不够,张士逊自己掏钱去补窟窿啊。
李迪脾气火爆,看着张士逊的样子再也忍不住,厉声道:“徐平说的有道理,国家出钱养兵是不错,现在不计较你枢密院花多少,总得有个数额出来!枢密,你这也不行,那也艰难,是个什么道理?在西府数年,难道一年花多少钱还心中没数?!”
张士逊低眉敛目,没听到一样,一言不发。
赵祯道:“军国大事变幻无常,养军之费确实难有一定之规,枢密院给不出个具体数额也怨不得他们。当然,没有具体数额三司难做事,此话确实有道理。不如这样,就按照去年的数额定下来,为防意外,多加一成,三司来年就按照此数拨付。如果有意料不到的地方用钱,从内藏库出好了。当然,如果有战事,又另当别论。”
张士逊捧笏:“陛下英明,臣谨奉旨。”
徐平也只好与李迪等人一起领旨,准备就这样定下来。多一成就多一成吧,只要有确切的数字,徐平就好安排。综合算起来,多给这一成对徐平不是什么难事。
张士逊却又道:“去年养军之费,诸多赏赐,好多是出自内库,这些钱怎么算?”
“一起加总报到三司,以后就由左藏库出钱。养兵本来是国事,左藏库空虚,不得已才用内藏库的钱。徐平是理财能臣,想来以后这种事情不会再有了。”
赵祯这话一出口,李迪就有些急,按照这算法,下年的军费岂不是要涨两成不止。军费占得多了,其他事情就无钱可用,碰到水旱天灾,难道到时候再到内藏库去借贷?刚要反对,见到徐平轻轻摇了摇头,把到口的话强行咽了下去。
赵祯这样做,当然是要保证内藏库的财力,确保自己的天子私财有足够的影响国家财政的能力。从太宗时候把内藏库与国库彻底割裂开来,由皇帝完全掌握起,这一条就成了祖宗家法,皇帝轻易不肯放弃。用枢密院控制禁军的财政和人事,再用内藏库影响国家的财政,关键时刻发到禁军手里的赏钱是天子私财,从而让官兵对皇帝感恩。祖宗家法的核心,就是让政权支柱的禁军知道他们是谁的人,谁能给他们发钱,应该为谁效力。
徐平懒得跟赵祯计较这些,他需要的是把现在的财政格局固定下来,不要三司赚出钱来各方看着眼红,皇帝要往内藏库里划,军队要多加赏钱,最后成一笔烂账。以前再是善于理财的三司使,不谈陈恕,就说丁谓,能做到的也无非是用度不缺,支撑真宗皇帝东封西祀之后还是出现巨大亏空。徐平要在自己任上,把三司一直欠钱的这个传统给改过来。
这个局面未必是赵祯想看到的,但却是国家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只是缝缝补补,社会经济如何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