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卫随营武备学堂,里面坐着三十几个学生。
身为教习的段祺瑞正在上面讲得口干舌燥、忘情忘我,忽然听见门咯吱一声响,往后一看却发现学堂内进来了一个奇怪的人,此人长得矮矮胖胖,笑起来像个弥勒佛,穿的是营官的军服,一进门便坐在后面笑咪咪的看着自己,台前段祺瑞不由感到奇怪,自己似乎不认识这位吧。
段祺瑞好不容易讲完课,走出教堂之后,却发现那名陌生人也跟了上来,看来是找自己的了,段祺瑞不由停住脚步,转身施礼问道:“请问阁下一直跟于我身后有何贵干?”
那胖子便是见仁时吾,闻言大大方方的走上前去,笑呵呵的开口问道:“请问阁下可是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曾留学德国柏林学校学习炮兵知识的段君?”
段祺瑞狐疑的上下打量着见仁时吾,回说道:“我就是,请问你是?”
见仁时吾听到段祺瑞的肯定回答,脸色登时变得激动不已,竟一把握住段祺瑞的双手,双眼带着企盼目光看着他说道:“真是段君你啊,吾跋山涉水,历经千亲万苦,专门从京师前来寻你,此有两封书信请君一览便知何事!”
段祺瑞好奇的拿起书信,打开其中一封一看,发现是天津武备学堂的会办荫昌的书信,信内大概说了一下来信缘由,言直隶提督叶之魁求才若渴求他荫昌代为推荐人才,而荫昌却想到了自己颇有才干,便推荐给了叶之魁。
另外一封信是叶之魁亲笔所写,信内毫不掩饰表示他对自己的倾慕之情,希望自己能去天津帮忙训练新军,并且许以分统的职位,分统领两营人马,算是非常大的职位了。
段祺瑞看完眼睛一下就冒绿光了,心中暗道难怪自己今天早上踩着狗屎了,原来这都是时来运转,要行好运了哇。段祺瑞这教习都当了好些年了当腻了,早有亲自带兵的想法,可惜一来朝中无人,二来没有碰上什么大战,只能默默苦熬了。叶之魁要练新军他是知道的,早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在军中传开了,只是想不到他会找到自己,老天终于开了一次眼啊。
见仁时吾见段祺瑞站着不说话不回应,心里不由有些着急,这位可是叶少亲自吩咐必须要拿下的人啊,便出口说道:“段君,我们叶少可是极为看重你,要不是他在京师有急事,一定亲自前来拜访了,不知你意下如何,如果不满意,我们还可以商量。”
段祺瑞闻言从美梦中清醒过来,连忙回道:“这位大人,没有任何的问题,我这就向上面请辞,随你前往天津。”
段祺瑞身上发生的事情只是众多类似事情中的一小件,从叶之魁接旨练兵那一刻开始,曾经被“淮军诸将领多谩语姗笑”的武备学生开始被大量召至天津操练新建陆军,叶之魁要的也是这个效果,他实际上不怎么喜欢旧式的军官,因为这些人大多有一些旧官僚习性,而这些毕业没多久的武备学生正当壮年,都是热血沸腾的年纪,那个没有建功立业的心思!正是操练新军的最佳人选。
十二月十五日,叶之魁整理完京师的事物,领着诸人由京入津。早在他离开京师之前,叶志超已前往江苏上任,叶之魁又拜访了一遍京师的各位大佬级人物,最后才向李鸿章辞别,在离别时李鸿章看着他认真的说道:“从云你年少有才,老夫只送你一句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年轻人切记不要锋芒太露。”
叶之魁点头郑重将之记入心中,叶之魁不是忘恩负义之辈,李鸿章帮了自己很多忙他都记在心中,而也是因为有了自己才赢得了中日战争的胜利,避免了李鸿章他半生名誉毁于一旦,这其中的因果关系谁又说得清楚呢!
天津,北洋的老地盘,北洋大臣的驻地,当时中国第二大工商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租界的存在使得这个城市有着畸形的繁荣,北洋诸多将领都把天津看成是第二个老家,大多在这里置办有房产,有的甚至在此长期居住,如盛宣怀为了办洋务方便,也在这定居了一段时间。
叶之魁一入天津,并没有先去叶府,而是先去拜访了顶头上司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王文韶是一名老官僚,为人处事极为圆滑,在云贵总督任内,曾多次镇压农民起义和苗民起义,对洋务也不反对,基本上能算是一个能臣吧。
初次见面,王文韶对叶之魁既不显得冷淡也没太过热情,只是嘱咐叶之魁以后练新军之时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他,之后两人也没有什么共同话语,寥寥几句之后,叶之魁便起身告退。
随后叶之魁与冯国璋等在天津叶府汇合,稍作休息,第二日便迫不及待的赶往芦台,此时朝鲜的虎勇军已经开始撤回国内,继续驻扎于天津芦台,暂时由聂士成统领,当然这些军队除了叶之魁从朝鲜撤下来的虎勇军之外,还有一部分是聂士成刚招募不久的兵士,还没有成型。
身为教习的段祺瑞正在上面讲得口干舌燥、忘情忘我,忽然听见门咯吱一声响,往后一看却发现学堂内进来了一个奇怪的人,此人长得矮矮胖胖,笑起来像个弥勒佛,穿的是营官的军服,一进门便坐在后面笑咪咪的看着自己,台前段祺瑞不由感到奇怪,自己似乎不认识这位吧。
段祺瑞好不容易讲完课,走出教堂之后,却发现那名陌生人也跟了上来,看来是找自己的了,段祺瑞不由停住脚步,转身施礼问道:“请问阁下一直跟于我身后有何贵干?”
那胖子便是见仁时吾,闻言大大方方的走上前去,笑呵呵的开口问道:“请问阁下可是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曾留学德国柏林学校学习炮兵知识的段君?”
段祺瑞狐疑的上下打量着见仁时吾,回说道:“我就是,请问你是?”
见仁时吾听到段祺瑞的肯定回答,脸色登时变得激动不已,竟一把握住段祺瑞的双手,双眼带着企盼目光看着他说道:“真是段君你啊,吾跋山涉水,历经千亲万苦,专门从京师前来寻你,此有两封书信请君一览便知何事!”
段祺瑞好奇的拿起书信,打开其中一封一看,发现是天津武备学堂的会办荫昌的书信,信内大概说了一下来信缘由,言直隶提督叶之魁求才若渴求他荫昌代为推荐人才,而荫昌却想到了自己颇有才干,便推荐给了叶之魁。
另外一封信是叶之魁亲笔所写,信内毫不掩饰表示他对自己的倾慕之情,希望自己能去天津帮忙训练新军,并且许以分统的职位,分统领两营人马,算是非常大的职位了。
段祺瑞看完眼睛一下就冒绿光了,心中暗道难怪自己今天早上踩着狗屎了,原来这都是时来运转,要行好运了哇。段祺瑞这教习都当了好些年了当腻了,早有亲自带兵的想法,可惜一来朝中无人,二来没有碰上什么大战,只能默默苦熬了。叶之魁要练新军他是知道的,早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在军中传开了,只是想不到他会找到自己,老天终于开了一次眼啊。
见仁时吾见段祺瑞站着不说话不回应,心里不由有些着急,这位可是叶少亲自吩咐必须要拿下的人啊,便出口说道:“段君,我们叶少可是极为看重你,要不是他在京师有急事,一定亲自前来拜访了,不知你意下如何,如果不满意,我们还可以商量。”
段祺瑞闻言从美梦中清醒过来,连忙回道:“这位大人,没有任何的问题,我这就向上面请辞,随你前往天津。”
段祺瑞身上发生的事情只是众多类似事情中的一小件,从叶之魁接旨练兵那一刻开始,曾经被“淮军诸将领多谩语姗笑”的武备学生开始被大量召至天津操练新建陆军,叶之魁要的也是这个效果,他实际上不怎么喜欢旧式的军官,因为这些人大多有一些旧官僚习性,而这些毕业没多久的武备学生正当壮年,都是热血沸腾的年纪,那个没有建功立业的心思!正是操练新军的最佳人选。
十二月十五日,叶之魁整理完京师的事物,领着诸人由京入津。早在他离开京师之前,叶志超已前往江苏上任,叶之魁又拜访了一遍京师的各位大佬级人物,最后才向李鸿章辞别,在离别时李鸿章看着他认真的说道:“从云你年少有才,老夫只送你一句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年轻人切记不要锋芒太露。”
叶之魁点头郑重将之记入心中,叶之魁不是忘恩负义之辈,李鸿章帮了自己很多忙他都记在心中,而也是因为有了自己才赢得了中日战争的胜利,避免了李鸿章他半生名誉毁于一旦,这其中的因果关系谁又说得清楚呢!
天津,北洋的老地盘,北洋大臣的驻地,当时中国第二大工商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租界的存在使得这个城市有着畸形的繁荣,北洋诸多将领都把天津看成是第二个老家,大多在这里置办有房产,有的甚至在此长期居住,如盛宣怀为了办洋务方便,也在这定居了一段时间。
叶之魁一入天津,并没有先去叶府,而是先去拜访了顶头上司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王文韶是一名老官僚,为人处事极为圆滑,在云贵总督任内,曾多次镇压农民起义和苗民起义,对洋务也不反对,基本上能算是一个能臣吧。
初次见面,王文韶对叶之魁既不显得冷淡也没太过热情,只是嘱咐叶之魁以后练新军之时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他,之后两人也没有什么共同话语,寥寥几句之后,叶之魁便起身告退。
随后叶之魁与冯国璋等在天津叶府汇合,稍作休息,第二日便迫不及待的赶往芦台,此时朝鲜的虎勇军已经开始撤回国内,继续驻扎于天津芦台,暂时由聂士成统领,当然这些军队除了叶之魁从朝鲜撤下来的虎勇军之外,还有一部分是聂士成刚招募不久的兵士,还没有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