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权杖建造流程启动后,r国发射了一枚载人火箭作为支持。

    r国吃老本的问题不再复述,他们的载人火箭最大携带三人,按c国标准修改了对接口规格,将会与旧空间站对接。

    本次只乘坐了两人,三个月后将连同在旧空间站的一名r国宇航员一起,把三人及两百公斤不可再利用垃圾送返地面。

    提到垃圾这件事,c国科学院与航天部门最近也有一些讨论。

    之前使用的垃圾回收方式,既利用货物补给舱返回时顺便把垃圾带回,按以前的空间站职能,没有任何问题。

    未来空间站出现之后,情况有了变化。

    未来空间站必然要开采小行星资源,垃圾、矿石废料要有个去处,这些东西的分量会远远超过货运舱的运载能力。

    直接用粘合剂把这些东西粘连在一起往大气里丢,成本最低,而且因为粘连的关系,一进入大气就会分散开来烧个干净,不会落到地表。

    不过这种方法会有一种奇怪的粉尘风险,既粘合剂过早失去粘性,导致一部分细微粉末及小颗粒被稀薄大气弹回轨道上,天长日久有可能形成类似行星环的东西。

    当然也不用等到行星环阶段,只要小颗粒及粉尘被抛飞,就会对近地轨道的人造卫星造成威胁,形成一定密度后甚至能影响到卫星的信号。

    本着对母星负责的态度,最节约的方案自然用不了。

    方案二,还是往地上丢,不过这次要打包,直接在未来空间站生产垃圾箱外壳,把垃圾装进去往地上丢。

    该方案成本也几乎可以忽略,采用薄铝壳,用电磁弹射的方式,甚至不会产生投送成本,只有造铝壳的消耗。如果小行星含铝太低那就用钢壳。

    铝壳是该方案中的优选,钢壳的问题在于熔点偏高,投放频次高了,有一定几率出现直接砸到地上的情况,不过算好弹道,能保证都会掉海里。

    方案三,则是往月球丢。

    毫无疑问,比起丢回大气里,往月球丢的成本相当高,乍看甚至是完全不合理的。

    科学院提出这个方案的理由,是为月球基地做贡献。

    人类想要涉足宇宙,而不仅仅是满太空随便乱丢小号实验垃圾(探测车、探测卫星),开发月球就是必然的一步,因为只有那里,才有相对于小行星几乎无限的铁资源,既避开了母星大气造成的发射困扰,开发难度也远低于一次次的挑选、牵引小行星,只是前期投入特别特别大,要实现加工生产能力比现在的未来空间站还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