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荏苒,匆匆三载,已是丙戌之年。

    大雪新停,天边却仍自阴霾,连带着小刘彘心中也有些阴郁。

    正月爆发的吴楚之乱已持续将将两个月了!

    刘彘并非忧心战事,根据后世史籍记载,过不了多久,动乱便会彻底平定,皇帝老爹也会初步达成削藩的目的。

    让刘彘感到遗憾的,乃是晁错惨遭腰斩,更落得夷灭满门的下场。

    作为未来的大汉天子,刘彘很是恶补了这个时代的名臣良将,晁错着实堪称泽被后世的一代贤臣。

    晁错为人刚直苛刻,直言敢谏,为发展西汉经济和巩固汉政权制定并主持实施了许多积极政策,还写出了《论贵粟疏》、《言兵事书》、《削藩书》、《募民徏塞下书》等大量政论性文章。

    刘彘最为认同他的两大主张。

    其一,晁错在《言兵事三章》分析自高皇后以来对匈奴一直消极抵抗,片面求和的危害性,提出了“募民徒塞屯田”的主张,文帝采取了这一主张,“绝匈奴不与和亲”,同时令大批内地人迁往边疆屯田。

    就算是两千多年后的华夏,也找不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数十万某边疆建设军团就是最好的例子。

    其二,是晁错的“削藩”主张,削夺诸侯的权利和封地,抑制其势力的发展。他强调说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后世史家皆批判晁错的步子走得太急,迈得太大,应“徐为之图”。

    对此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批判,刘彘自是呲之以鼻。

    大汉立朝已有五十三载,诸侯逐渐做大,长此以往,大汉朝廷也只会被看做其中最大的一个诸侯而已。

    在文帝朝并没有削藩,也一再发生王国叛乱。景帝即位后,中央皇权和地方王国势力的矛盾更是日益激化。

    若再继续下去,可不又成了诸侯割据的春秋战国了?

    没有中央集权,谈什么大一统!

    此次叛乱,七国叛军在叛乱初期之所以进展顺利,皆因吴王刘濞早有预谋。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反叛,其实不过是他等到的一个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