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周缓缓道:“臣的第一点要求,是陛下自辽东道撤军后,请陛下抽调一部分兵力留驻在辽东道。唯有如此,一旦辽东道发生叛乱,以及其余不受控制的事情,臣才能迅速的抽调兵力平叛。毕竟辽东道看似平静,实则可能有暗潮存在。”
“陛下在,辽东稳定。”
“陛下离开辽东后,那么平静的局势就可能打破。这些暗中的人,或许表面上不敢作乱,但肯定会暗中出手的。”
马周沉声道:“臣需要一定的兵力,唯有军队驻扎,才能确保辽东道的长治久安,才能确保辽东道的持续发展。”
杜启沉声道:“准了!”
马周道:“第二,臣恳请陛下返回国内后,抽调夏国士子,来辽东道历练。要让整个辽东道的百姓归心,心向夏国,单纯靠辽东道本土的官员,肯定不够。唯有我夏国的士子加入,借助夏国士子的影响,才能使得地方百姓归附。”
杜启道:“第二条朕也准了,安排士子赶赴辽东,不仅是对辽东道的梳理治理,也是对夏国士子的历练。辽东道不同于国内的其他地方,在辽东道做官做事,能更大限度的历练自身。”
马周连忙就道谢。
杜启道:“道谢就不必了,这是公事公办,说说第三点。”
马周再度道:“第三,请陛下颁布法令,但凡夏国商人在辽东道经商,所上缴的赋税比国内低三成。减免了三成的赋税,足以使得诸多商人云集辽东道。只要商人来了辽东道,道路贯通后,辽东道的商货,尤其是诸多海货,自然会贩卖出去。唯有如此,才能鼓励商人云集辽东道,使得辽东道繁荣富庶起来。”
杜启听到马周提及的这一点,稍稍停顿,内心有所考虑。
涉及到三成赋税,不是小事。
如今夏国的商业体系,已经愈发繁华,事实上夏国的经济,大多数就是靠商税。所以在辽东减少当下三成的赋税,极可能引发更复杂的情况。如果短时间内,倒是影响不大,可是时间一长便不一样。
马周见杜启沉吟不语,稍稍皱眉,心中有些担心。
他也只能等着。
片刻后,杜启道:“马周,你的请求,朕依旧准了。但减免的时间,需要设置一个年限。三年,我给你三年的时间。三年内,在辽东道境内经商的商人,赋税减免三成。三年后,恢复正常,该多少就是多少。”
马周长舒了口气,道:“谢陛下隆恩。”
如今有杜启的准许,虽说只有三年,只要辽东道的商业上了正轨,一切就没事儿了。到时候即便恢复正常的赋税,影响也不大。
“陛下在,辽东稳定。”
“陛下离开辽东后,那么平静的局势就可能打破。这些暗中的人,或许表面上不敢作乱,但肯定会暗中出手的。”
马周沉声道:“臣需要一定的兵力,唯有军队驻扎,才能确保辽东道的长治久安,才能确保辽东道的持续发展。”
杜启沉声道:“准了!”
马周道:“第二,臣恳请陛下返回国内后,抽调夏国士子,来辽东道历练。要让整个辽东道的百姓归心,心向夏国,单纯靠辽东道本土的官员,肯定不够。唯有我夏国的士子加入,借助夏国士子的影响,才能使得地方百姓归附。”
杜启道:“第二条朕也准了,安排士子赶赴辽东,不仅是对辽东道的梳理治理,也是对夏国士子的历练。辽东道不同于国内的其他地方,在辽东道做官做事,能更大限度的历练自身。”
马周连忙就道谢。
杜启道:“道谢就不必了,这是公事公办,说说第三点。”
马周再度道:“第三,请陛下颁布法令,但凡夏国商人在辽东道经商,所上缴的赋税比国内低三成。减免了三成的赋税,足以使得诸多商人云集辽东道。只要商人来了辽东道,道路贯通后,辽东道的商货,尤其是诸多海货,自然会贩卖出去。唯有如此,才能鼓励商人云集辽东道,使得辽东道繁荣富庶起来。”
杜启听到马周提及的这一点,稍稍停顿,内心有所考虑。
涉及到三成赋税,不是小事。
如今夏国的商业体系,已经愈发繁华,事实上夏国的经济,大多数就是靠商税。所以在辽东减少当下三成的赋税,极可能引发更复杂的情况。如果短时间内,倒是影响不大,可是时间一长便不一样。
马周见杜启沉吟不语,稍稍皱眉,心中有些担心。
他也只能等着。
片刻后,杜启道:“马周,你的请求,朕依旧准了。但减免的时间,需要设置一个年限。三年,我给你三年的时间。三年内,在辽东道境内经商的商人,赋税减免三成。三年后,恢复正常,该多少就是多少。”
马周长舒了口气,道:“谢陛下隆恩。”
如今有杜启的准许,虽说只有三年,只要辽东道的商业上了正轨,一切就没事儿了。到时候即便恢复正常的赋税,影响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