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瑟吹笙,觥筹交错,酒过三巡之后,文武百官都有些醉醺醺。

    就连刚刚发愣的袁槐也跪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杯接一杯地喝着,身边一片喧闹,他的脸上却没有任何的表情,唯有双颊的两片红晕证明了他在这场宴会里的存在感。

    “诸公,今日宴请,不料来了一位贵客,还待吾与你们介绍一二。”

    董卓把缠绵在自己身边的几个侍女推开,举着酒杯晃晃悠悠地站起身,往下面走来。

    “这......这乃是益州牧刘君郎的三子,如今年方二十便做到了蜀郡太守之职。”走到刘瑁的身边,董卓面色微醺,满脸笑意地环视着在场的群臣。

    “竟是刘益州之子!”

    “如今洛阳这般混乱,他来做甚?”

    ......

    文武百官之中顿时炸开了锅,对着刘瑁又是一顿指指点点。

    而袁槐听后,更是双目一缩,有些惊讶地瞥了一眼刘瑁,然后慢慢放下自己手里的酒杯,起身走到了刘瑁身前。

    “不料小郎君是刘益州之后,嗯,倒是生得一幅好皮囊,器宇轩昂,虎背蜂腰,不错不错。”上下打量一阵刘瑁,袁槐频频点头。

    刘瑁起身朝袁槐拜道:“自益州时便听得袁太傅之名,如今得见,才是当真佩服。”

    “呵呵,老朽行将就木,已是半身入土之人,谈何风采。”袁槐苦笑着摇了摇头。

    董卓在一旁不高兴了,道:“袁太傅切莫妄自菲薄,朝堂之上自然是少不得你。”

    “董公言重,言重喽。”袁槐朝董卓笑了笑,背过手走回了座位上。

    经过了董卓的介绍,一时之间文武百官尽都起身来给刘瑁敬酒。

    刘瑁见状,也只好一一接待应付下来。这一过程中,除开以李傕,郭汜为首的一干西凉军阀之外,倒也是还有不少在洛阳朝堂上任职的世家子弟对刘瑁表示出了强烈的结交意愿。

    其中除了周毖,伍琼和原来何进麾下何颙、郑泰这些关东名士之外,最让刘瑁感到心潮澎湃的就数两人——蔡邕和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