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郭跃的电话打过来的时候,薛定谔的顾松回到了现实世界。

    火箭可回收这样的事情,现在说难的话好难,说容易的话,其实也就是几层窗户纸。

    当郭跃和顾松两人勾搭……哦不,联合在一起设立这样一个课题之后,第一步首先就是把火箭上的陀螺仪啊、三轴加速度计啊这些精密仪器升级一下。

    这个时候,为期三年的精密仪器及机械专项科研计划打下的基础就派上用场了。

    用中湖状元、燕大天元班高材生、燧石科技半导体项目研发核心等等这样光环掩饰了多年的顾松,这时再提出什么新的设计思路,在学术界已经完不会再有人怀疑了,除了又骂娘并问候老天不公平。

    何况现在的顾松,是地表最强大脑般的存在。

    于是,经过了两个多月,第一批特别定制的精密仪器,在钱给足,然后荣誉在召唤的状态下,已经“打磨”了出来。

    郭跃是叫顾松去验货……额,测试的。

    顾松一路来到华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找到了郭跃现在猫着的实验室。

    “这现在加工工艺,确实提了一个档。你是怎么想到那种加工方式的?”郭跃瞅着初步测出来的数据,心里欢喜得紧。

    “我那手机也要用到一些精密仪器嘛,琢磨过,琢磨过。”顾松看着屏幕上面的数据,切换到专注运算模式迅速模拟了一下,然后说道:“只要稳定,这个精度应该是够用了。”

    郭跃扭头看着他:“不能够吧?这还有提升空间啊,现在这个精度,还差一些。”

    顾松摇摇头:“够用了,算法也可以改进嘛。这东西又不是光靠换两个传感仪器就搞定了的。”

    “你确定吗?”郭跃脸带疑惑,“要改算法,那芯片、系统,很多东西还得换一套。”

    “肯定要换的啊。”顾松理所当然地说,“如果只用搞定几个传感仪器,怎么一直没人去尝试?就这几样东西,能花多少钱?人家国外加工精度又不差。”

    郭跃长叹一口气:“大工程啊。”

    “您那边牵头把试验火箭设计好啊,我这边来攻关一下剩下的东西。两边一起,不耽误进度。”

    “软件工程是我行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