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外界舆论发酵,顾松的重心就不在那边了。

    第一颗卫星要紧。

    由于是委托发射,顾松让范元白先准备的是一颗信号中继卫星。

    这东西他搞起来轻车熟路,不需要顾松多插手。

    相反,可回收火箭就不同了。

    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何安志采纳了他的部分建议,在几个关键模块上采用了快速迭代研发的方式。

    于是顾松就连续花了一周多的时间,泡在燕京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何安志总算体会郭跃说的那句“他能起到的作用,你后面会看到的”,是什么意思了。

    盛名之下无虚士,科研天才恐怖如斯。

    何安志觉得快速迭代开发,确实是进度快多了。虽然花钱如流水,但是算下账来,好像还真没贵多少。

    他知道这种研发模式确实起到了作用,但起到作用更大的,显然还是顾松。

    这家伙偶尔提提思路,偶尔帮着解决技术难点。

    感觉上他只是个帮忙的,最后总结梳理起来,才感觉到他到底帮了多大的忙。

    而这个人精,部都只跟自己单线沟通,摆出经费提供方关切进度的态度来跟自己交流,然后才发挥自己的作用。

    还在酒桌上说,他是做企业的,不需要学术上的名声,他就是个出钱的。

    一起喝酒的郭跃就黑黑黑黑地看何安志。

    何安志心想,我是为国家工作的,我也不需要虚名啊。

    几番切磋下来,何安志就如同当时的刘汉豪、倪光北一样,患上了程度由浅入深的“顾松依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