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西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架上,洁白的烛龙火箭上方,是刚刚露出曦光的天空。

    启明星还在天空中闪烁着。

    顾松、简玉书、郭跃、何安志,都在静静等待着烛龙火箭预定发射时间点的到来。

    这一次,不再像之前那么紧张焦虑又期待了。

    在迭代思维和充足资金的支持下,其实很多环节,都已经有了数次测试和改进优化。

    他们的心里,把握是很足的。

    在何安志心目中,从来没有想象过,运载火箭的研制,能以这样的方式和效率来进行。

    就像他在之前也难以想象,为什么像燧石航天和SpaceX这样的私营企业,能够这么快在航天领域做出突破。

    一个是自研卫星加上参与可回收火箭改进,一个干脆直接研制自己的运载火箭。

    关键是,两边都成功了。

    这当中,烛龙火箭的研制速度,固然有怎么去调度这个系统工程的方法论起到了作用。

    但恐怕最主要的,还是身旁这个年轻人在诸多关键难点上,迅速给出的解决方案。

    当他充满期待地向上级建议,要尽力吸纳燧石航天,作为航天科技集团重要的合作伙伴的时候,上级领导沉默了一会,然后告诉他先好好消化巩固现有成果。

    在感到十分不理解的何安志不断的追问下,上级领导才告诉他,顾松要参与到更重要的绝密项目当中。

    何安志这才没办法地离开了上级领导的办公室。他不知道,上级领导也是因为航天系统和超高音速滑翔载具密不可分的关系,才知道顾松是这个项目顶级科学顾问的身份。

    于是现在,他只能安心地等待烛龙火箭发射成功。然后,他就要投身到神箭系列火箭的面升级当中去了。

    顾松的内心确实是平静的。

    去年八月在这里进行的第一次试验,只是保险起见才进行的一次前期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