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饮酒始于周礼,自汉到隋唐以来,各朝一直都在竭力推行这一典礼,从而实现礼仪教化的目的,大唐亦然。尤其是睿宗即位,为了凸显自己的正统,更是以各州久废乡饮酒礼为由,下令诸州每年必须行乡饮酒礼,从而达到尊老尚齿,弘德倡教,明长幼尊卑之序。李隆基这个儿子比父亲更注重这些,开元之初还颁布了那一卷礼文,让各州长官在每年腊月召集州中士绅耆老行乡饮酒礼。
不过,如今地方官每年行一次必不可少的,却是在送朝贡方物以及送各州解送士子上京之前。
在杜士仪上任之前,代州的州试就早已遴选出了今年诸科解送的士子。尽管河东素来乃是名士辈出,世家望族扎根的地方,但多在太原以及太原以南,而太原以北各州由于是突厥袭扰的重灾区,所以尚武之风更胜过尚文。当杜士仪这一天作为新任代州长史,主持乡饮酒礼的时候,面前那二三十个即将远赴长安参加岁举的士子,人人佩剑,精悍之气溢于言表。乐起之时,面对朝廷颁布的礼乐和诸多仪制,大多数人亦步亦趋随同拜舞,甚至有人面上露出不以为然。
虽说杜士仪自己也对这些礼乐兴趣缺缺,但身为代州长史,又有众多本州耆老出席,按照规矩还有专门执掌觯案的人负责纠劾礼仪,他自然无意和这种条条框框过不去。照章办事的他甚至还在此前一天特意去视察了演奏礼乐的班子,凭着自己对音律的擅长,纠正了乐师乐谱上的好几个疏失,引来被邀来参加的几位致仕宾客交口称赞。故而此时此刻他作为主人,纵使再熟悉礼仪的耆老名流,从他的言行举止当中都挑不出丝毫的毛病来。
等到这漫长的典礼结束,杜士仪在都督府大堂设宴相邀贡士们时,分了几等受邀的宾客们全都在悄悄交头接耳。
“还以为杜使君年轻,言行举止或许会有疏失,可今日这乡饮酒礼简直完美无缺,倒是咱们这些儿郎还是礼仪差些”
“那是自然。京兆杜氏,关中著姓,哪里是咱们雁代儿郎能比的?唉,这么多年了,别说进士,代州所贡明经能够取中的也是凤毛麟角,人才凋零啊
“让咱们这些儿郎弓马舞剑,那是一等一的好身手,可泼墨挥毫,阐释经史,吟诗作赋,这就实在难以比得别人名士风流了”
今年所贡士子,多数人的亲长都在今日受邀出席乡饮酒礼的宾客之中,因此长辈们的这些议论,他们自然都听在耳中。有的只是心里不忿,有的却年轻气盛露在脸上,尤其是行礼时还因为举止失仪而被扬觯官罚过酒的两个人,更是死板着一张脸大为不服。须臾,大堂上传来一声杜使君到,众多眼睛都往大堂的入口望去。然而,和他们想象中那一身绯袍不同,杜士仪竟是不但身着一件代州极其流行的窄袖右衽袍,腰间赫然悬着一柄长剑。
惊愕归惊愕,但众人还是齐齐行礼道:“拜见使君。”
杜士仪欣然落座,举手示意其他人都坐下,他这才含笑说道:“当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于是设北地诸郡,雁门便在其中,一时武风极盛,直至如今。我上任不过数日,见都督府内外几乎人人佩剑,个个擅长弓马,足可见尚武精悍之风我先督云州,深知太原以州县常有战事,故而民风彪悍豪爽,此古风也,令人心折”
要说文,杜士仪当年三头及第,文采风流名声远扬,这些年虽不再致力于文事,可之前仍然和云州诸官一道,有《云州集》问世。所以,杜士仪表现出了对代州武风的赞许,一众代州耆老都觉得与有荣焉,就连有些绷着脸的士子们也都觉得意外。
“而我受命以节度副使判都督事,初至代州便行乡饮酒礼,也是一大幸事武风和文风,本是一致的。我前几日粗粗看过此次州试的文章,试诗因题材所限,难能出佳作,然试赋却大可不拘一格须知燕赵多豪杰,与其东施效颦,却难得神髓,何不如慷慨激昂,彰显雁代风骨?”
说到这里,杜士仪一摆手吩咐上酒,旋即笑着解剑给了身边不知何时无声无息出现的一位年轻女子道:“今日正好公孙大家弟子岳大家到了代州,我前时偶得一古谱《将军令》,便以此曲请岳大家舞剑一曲,为诸位贡士一壮行色
岳五娘这些年行走天下,时常露出公孙大娘弟子之名,再加上她在前往云州时故意宣扬形色,自是人尽皆知她在云州。此时此刻,当众人听得杜士仪之言时,几乎人人都往那张艳光慑人的脸上端详打量,眼见其持剑微微一笑便跃落场中,而杜士仪则是从另一个侍者手中接过了一把琵琶,场间登时一片寂静。随着一声宛若长鸣的音响作为开端,生于雁门,长于代州,从小见惯了军阵操练的代州贡士们一时都仿佛看到了大军集结时的情形。
招军长鸣后便是大锣大鼓,尽管单单琵琶来演绎稍显单薄,但配以用剑器寒光,众人只觉锋锐之气扑面而来,一时也不知道是哪个士子对音律极有自信,竟是随着节拍以箸击碗,一时相得益彰,引来邻座人啧啧称奇。
相比那些庙堂礼乐用的都是雅器雅乐,琵琶本就是俗乐,剑舞在宫廷乐舞之中也不算正舞,可在代州这种更推崇武风,更鼓励侠气的地方,这样的搭配显然更符合本地人的习气和胃口。更何况,公孙大娘在整个北方的名气大得无以复加,自从她被召入梨园之后,百姓们再也没法一睹佳人英姿,如今再见其嫡传弟子一展身手,当一曲乐声以最后宛若誓师一般的豪迈壮阔作结,而剑舞寒光亦是一时收起时,也不知道多少人在久久的沉浸之后发出了如雷喝彩声。
“诸位千里赴长安参加岁举,便如同誓师出征一般,今日我再敬你们一杯,惟愿各位百战得胜归”
不过,如今地方官每年行一次必不可少的,却是在送朝贡方物以及送各州解送士子上京之前。
在杜士仪上任之前,代州的州试就早已遴选出了今年诸科解送的士子。尽管河东素来乃是名士辈出,世家望族扎根的地方,但多在太原以及太原以南,而太原以北各州由于是突厥袭扰的重灾区,所以尚武之风更胜过尚文。当杜士仪这一天作为新任代州长史,主持乡饮酒礼的时候,面前那二三十个即将远赴长安参加岁举的士子,人人佩剑,精悍之气溢于言表。乐起之时,面对朝廷颁布的礼乐和诸多仪制,大多数人亦步亦趋随同拜舞,甚至有人面上露出不以为然。
虽说杜士仪自己也对这些礼乐兴趣缺缺,但身为代州长史,又有众多本州耆老出席,按照规矩还有专门执掌觯案的人负责纠劾礼仪,他自然无意和这种条条框框过不去。照章办事的他甚至还在此前一天特意去视察了演奏礼乐的班子,凭着自己对音律的擅长,纠正了乐师乐谱上的好几个疏失,引来被邀来参加的几位致仕宾客交口称赞。故而此时此刻他作为主人,纵使再熟悉礼仪的耆老名流,从他的言行举止当中都挑不出丝毫的毛病来。
等到这漫长的典礼结束,杜士仪在都督府大堂设宴相邀贡士们时,分了几等受邀的宾客们全都在悄悄交头接耳。
“还以为杜使君年轻,言行举止或许会有疏失,可今日这乡饮酒礼简直完美无缺,倒是咱们这些儿郎还是礼仪差些”
“那是自然。京兆杜氏,关中著姓,哪里是咱们雁代儿郎能比的?唉,这么多年了,别说进士,代州所贡明经能够取中的也是凤毛麟角,人才凋零啊
“让咱们这些儿郎弓马舞剑,那是一等一的好身手,可泼墨挥毫,阐释经史,吟诗作赋,这就实在难以比得别人名士风流了”
今年所贡士子,多数人的亲长都在今日受邀出席乡饮酒礼的宾客之中,因此长辈们的这些议论,他们自然都听在耳中。有的只是心里不忿,有的却年轻气盛露在脸上,尤其是行礼时还因为举止失仪而被扬觯官罚过酒的两个人,更是死板着一张脸大为不服。须臾,大堂上传来一声杜使君到,众多眼睛都往大堂的入口望去。然而,和他们想象中那一身绯袍不同,杜士仪竟是不但身着一件代州极其流行的窄袖右衽袍,腰间赫然悬着一柄长剑。
惊愕归惊愕,但众人还是齐齐行礼道:“拜见使君。”
杜士仪欣然落座,举手示意其他人都坐下,他这才含笑说道:“当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于是设北地诸郡,雁门便在其中,一时武风极盛,直至如今。我上任不过数日,见都督府内外几乎人人佩剑,个个擅长弓马,足可见尚武精悍之风我先督云州,深知太原以州县常有战事,故而民风彪悍豪爽,此古风也,令人心折”
要说文,杜士仪当年三头及第,文采风流名声远扬,这些年虽不再致力于文事,可之前仍然和云州诸官一道,有《云州集》问世。所以,杜士仪表现出了对代州武风的赞许,一众代州耆老都觉得与有荣焉,就连有些绷着脸的士子们也都觉得意外。
“而我受命以节度副使判都督事,初至代州便行乡饮酒礼,也是一大幸事武风和文风,本是一致的。我前几日粗粗看过此次州试的文章,试诗因题材所限,难能出佳作,然试赋却大可不拘一格须知燕赵多豪杰,与其东施效颦,却难得神髓,何不如慷慨激昂,彰显雁代风骨?”
说到这里,杜士仪一摆手吩咐上酒,旋即笑着解剑给了身边不知何时无声无息出现的一位年轻女子道:“今日正好公孙大家弟子岳大家到了代州,我前时偶得一古谱《将军令》,便以此曲请岳大家舞剑一曲,为诸位贡士一壮行色
岳五娘这些年行走天下,时常露出公孙大娘弟子之名,再加上她在前往云州时故意宣扬形色,自是人尽皆知她在云州。此时此刻,当众人听得杜士仪之言时,几乎人人都往那张艳光慑人的脸上端详打量,眼见其持剑微微一笑便跃落场中,而杜士仪则是从另一个侍者手中接过了一把琵琶,场间登时一片寂静。随着一声宛若长鸣的音响作为开端,生于雁门,长于代州,从小见惯了军阵操练的代州贡士们一时都仿佛看到了大军集结时的情形。
招军长鸣后便是大锣大鼓,尽管单单琵琶来演绎稍显单薄,但配以用剑器寒光,众人只觉锋锐之气扑面而来,一时也不知道是哪个士子对音律极有自信,竟是随着节拍以箸击碗,一时相得益彰,引来邻座人啧啧称奇。
相比那些庙堂礼乐用的都是雅器雅乐,琵琶本就是俗乐,剑舞在宫廷乐舞之中也不算正舞,可在代州这种更推崇武风,更鼓励侠气的地方,这样的搭配显然更符合本地人的习气和胃口。更何况,公孙大娘在整个北方的名气大得无以复加,自从她被召入梨园之后,百姓们再也没法一睹佳人英姿,如今再见其嫡传弟子一展身手,当一曲乐声以最后宛若誓师一般的豪迈壮阔作结,而剑舞寒光亦是一时收起时,也不知道多少人在久久的沉浸之后发出了如雷喝彩声。
“诸位千里赴长安参加岁举,便如同誓师出征一般,今日我再敬你们一杯,惟愿各位百战得胜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