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邮报”发布新闻,“据某酒店旗下工作人员爆料,荣耀至死去年在举行‘荣耀之路’下榻酒店期间,要求房间内必须摆满二十台加湿器,以确保空气的湿润,避免雨果-兰开斯特的声线受到空气干燥的影响。

    同时,乐队成员还要求房间里必须摆满啤酒和威士忌,确保他们在乐队彩排练习时不会没有‘饮料’。而问题是,他们拒绝了在专门彩排空间进行排练的要求,选择在房间进行练习。乐队所制造的噪音引起了酒店其他住客的严重不满,即使酒店经理来了也没有能够解决问题。”

    “纽约邮报”的这篇报道可以说是投石问路,因为消息内容有许多漏洞,比如说荣耀至死是从公路巡演起家的,恶劣环境之下的演出对于他们来说根本习以为常,所以雨果不可能会提出加湿器这种荒谬的要求。另外,且不说那些啤酒和威士忌是否是真的,即使是真的,对于摇滚乐队来说也根本不值一提。

    科林-迈勒将这篇报道放在了并不显眼的位置,刊登出来其实是试探整个市场的反应,最重要的是试探雨果的反应。

    果然新闻刊登之后,就有人向科林的上司施压了,表示这些不实的虚假报道必须停止,结果自然就是科林被责骂了一顿:“纽约邮报”可不是“国家询问报”,不实报道可以有,但绝对不能被抓到把柄。

    科林立刻就证实了自己的想法,雨果并公开进行反驳,而是通过人脉施压,这就说明了“七宗罪”剧组内部的确是有矛盾的,因为雨果做贼心虚。如果剧组什么事都没有,以雨果的个性,他肯定会在记者面前义正言辞地反驳这些谎言要戳破太简单了。

    可是科林却忽略了一个细节,至关重要的细节:向科林上司施压的人到底是谁?这个细节对科林来说并不重要,因为不会影响他接下来的计划;但同时对科林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将决定科林的猜测到底是准确无误还是离谱失误。

    科林理所当然地以为向他施压的是雨果或者里克,但事实上出手的却是马丁-鲍姆。

    对于这次大牌传言,里克更多是放任,或者说是控制,只要事情不要太过离谱,他都不会启用公关危机时的人脉去处理。但马丁却不行。

    因为首先这些传言会抢走布拉德的所有风头;其次现在传言越汹涌,等电影上映时,为雨果唱赞歌的媒体就会越多,这对布拉德来说绝对不是好消息。所以,比起里克来说,反而是马丁联系自己熟悉的媒体,竭力压制这次所谓的大牌传言。马丁宁愿媒体继续报道雨果和布拉德的对峙,也不愿意焦点全部都转移到雨果身上。

    但事实却没有那么简单,显然,雨果的忍气吞声助涨了媒体们的气焰,他们都认为这次是实打实地抓到了雨果的尾巴就连“七宗罪”剧组自己都沉默了,这不就是最好的证明了吗?

    这对于媒体来说才是真正千载难逢的机会,此时不报仇更待何时。所以,媒体记者们的“正义感”都爆发了起来,他们打着正义的旗号,表示要“压一压雨果那滔天的气焰”,但隐藏在背后的真实目的又是什么,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今日美国”紧接着爆料,“在巡回演唱会筹备过程中,雨果为了‘保护’他自己和乐队的安全,避免被疯狂的歌迷侵袭,他要求有十五名随行助理、梳头化妆、造型师,外加八十名贴身保镖和外场保全人员。每天彩排时间必须保密,主办单位安排劳斯莱斯接载,全程更要保安护驾,如同总统出巡。

    雨果甚至以保证演唱会完美进行为借口,对灯光师、音响师的工作指手画脚,引来了工作人员的怨声载道。”

    这就是科林一直在等待的:同行的支持!“纽约邮报”不能再次成为替罪羊,所以他之前那条明摆着的虚假新闻其实就是抛砖引玉,不仅需要刺探雨果的反应,还需要试探同行的反应。很快,科林就等来了大批同盟。

    “旧金山纪事报”提供内线消息,“今年格莱美颁奖典礼晚会上,荣耀至死原本预定表演的曲目是‘美好一天(beautiful。day)’,但是为了促进单曲销量,雨果强硬要求改为演唱‘迷墙(onderall)’这首歌,为此雨果与主办方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结果主办方拒绝。

    可是当晚雨果还是一意孤行地表演了‘迷墙’,现场制造的混乱就是来源于此。格莱美结束之后不到两周时间,‘迷墙’正式发表,创造了历史。”

    “轰”地一下,几乎所有媒体都出来凑热闹了,关于雨果的大牌新闻一件接着一件,犹如天上的繁星一般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