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杰-埃伯特的这篇影评之中,以自由为切入点,对“楚门的世界”进行了深入解读,而在评论的后半部分,罗杰又一次提到了“娱乐至死”,这个观点也贯穿了雨果的诸多作品。
“在雨果的作品之中,我们始终可以感受到那种对娱乐至死的嘲讽和戏弄,从‘七宗罪’到‘洛城机密’再到‘尽善尽美’,这些作品都可以清晰地看到电影对娱乐至死的批判,而这一次‘楚门的世界’更是直接就将这种批判演变成为了一场滑稽秀,声势浩大地上演。
当娱乐产业发展到了极致,就连一个鲜活的生命力都成为了娱乐媒介载体,利益集团开始扮演上帝的角色,摆弄、操控、驱使着一段人生,让这段充斥着无数谎言的生活成为娱乐产物,打着‘完美人生’的旗号去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强制性地将这段人生加诸到一个人身上。
不仅残忍,不仅冷血,不仅变态,而且自大、自傲、狂妄。
在‘楚门的世界’里,人们娱乐的对象不再是没有生命力的物质载体,而是活生生的人类,将一个人类的情感、思想、观念玩弄在鼓掌之中。这不仅仅是让人不寒而栗,更是让人怒不可遏,因为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下一个成为娱乐对象的……可能是你,可能是我,可能是任何一个普通人。只要有利可图,我们的日常生活都可能成为娱乐的对象。
多么可怕。
更为可怕的是,电影给出了一个血淋淋的结局:楚门逃离了天堂岛,节目终于结束了,但是观众却没有任何感觉陪伴了他们三十年的对象就这样离开了,而他们的下一步却是‘还有什么节目呢?’这才是最大的可悲,因为我们已经成为了娱乐至死的受害者,但我们却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因为走出去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当我们逐渐习惯了身边所有的一切,习惯了自己的生活,再让我们去接受新鲜事物,过程都势必是无比艰难的。改变,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事,就好像让我们跳出自己的安全领域,尝试一件充满挑战的事,每个人都会感觉到不安,每个人都会感觉到恐惧。所以,更多的人都会选择退缩回来,裹足不前,老老实实地守着自己的安逸生活,不愿做出改变。
更何况是楚门?那不仅仅是改变,那是他的生活,那是他的世界,那是他的人生,但他却要离开这个领域,走向一个未知,走向一个‘楚门-伯班克’不具备任何意义的模糊地带。这一份勇气,绝对不仅仅是说说而已。一步之差,却是人生的翻天覆地!
看看那些固守自己安逸生活的电视观众,离开天堂岛的楚门却做到了常人所不能,这一份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让整部电影都得到了升华。
在雨果的履历表之中,‘荣耀至死’是所有人都不能忽视标签,雨果带着荣耀至死的精神,重新唤醒了摇滚信仰的种子,彻底改变了整个音乐历史的进程;而今天,‘楚门的世界’又带来了‘自由至死’的精神,贯彻始终,那种为了追求自由而不顾一切的思想犹如春风之中的勃勃生机,唤醒了一潭死水的冰冷社会。
这不是雨果第一次表达这样的情绪,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在娱乐至死即将到来的浪潮之中,雨果却在声嘶力竭地嘶吼着:‘不自由,毋宁死’!
你们,听到了吗?”
罗杰的这篇影评洋洋洒洒、轰轰烈烈、浩浩荡荡,几乎是把“楚门的世界”当做一部当代史诗来评价,事实上也相距不远了,罗杰在简短的推荐语之中说到,“我十分享受观看‘楚门的世界’这样一部喜剧剧情电影,我喜欢这部电影就像是喜欢‘阿甘正传’一样因为楚门是一个好男人,诚实而容易触碰,却美好得令人向往。”
罗杰将这部作品拿来与“阿甘正传”比较,显然是把“楚门的世界”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与满分一百分、满星四星的推荐相媲美,这也令所有人都对“楚门的世界”有了更多的期待。
从“纽约时报”到“芝加哥太阳报”,影评之出色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期,作为一部喜剧电影,就更加显得难以置信了。同样,西海岸的代表媒体“洛杉矶时报”在尼古拉斯-麦克伦的引领之下,也同样给出了一百分满分的评价,这是在“楚门的世界”首批评论之中连续第三个满分!
不同于另外两位专业影评人,尼古拉斯的观点相对没有那么专业,但角度也更加有趣。
“‘楚门的世界’是一部喜剧,毋庸置疑,但作为一部喜剧,这部作品却超越了查理-卓别林的‘摩登时代’,不仅反映了整个时代的特色,更深刻地探讨了社会的严重问题。从娱乐至死的恐惧,到失去自由的恐惧,再到真实与虚幻迷糊界线的恐惧,最后到生命失去意义的恐惧,那根源于社会冷漠、来自于利益至上的社会黑暗,在这个故事里被发挥到了极致,即使是一部艺术剧情电影,都难以达到这样的高度,但‘楚门的世界’却做到了。
“在雨果的作品之中,我们始终可以感受到那种对娱乐至死的嘲讽和戏弄,从‘七宗罪’到‘洛城机密’再到‘尽善尽美’,这些作品都可以清晰地看到电影对娱乐至死的批判,而这一次‘楚门的世界’更是直接就将这种批判演变成为了一场滑稽秀,声势浩大地上演。
当娱乐产业发展到了极致,就连一个鲜活的生命力都成为了娱乐媒介载体,利益集团开始扮演上帝的角色,摆弄、操控、驱使着一段人生,让这段充斥着无数谎言的生活成为娱乐产物,打着‘完美人生’的旗号去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强制性地将这段人生加诸到一个人身上。
不仅残忍,不仅冷血,不仅变态,而且自大、自傲、狂妄。
在‘楚门的世界’里,人们娱乐的对象不再是没有生命力的物质载体,而是活生生的人类,将一个人类的情感、思想、观念玩弄在鼓掌之中。这不仅仅是让人不寒而栗,更是让人怒不可遏,因为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下一个成为娱乐对象的……可能是你,可能是我,可能是任何一个普通人。只要有利可图,我们的日常生活都可能成为娱乐的对象。
多么可怕。
更为可怕的是,电影给出了一个血淋淋的结局:楚门逃离了天堂岛,节目终于结束了,但是观众却没有任何感觉陪伴了他们三十年的对象就这样离开了,而他们的下一步却是‘还有什么节目呢?’这才是最大的可悲,因为我们已经成为了娱乐至死的受害者,但我们却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因为走出去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当我们逐渐习惯了身边所有的一切,习惯了自己的生活,再让我们去接受新鲜事物,过程都势必是无比艰难的。改变,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事,就好像让我们跳出自己的安全领域,尝试一件充满挑战的事,每个人都会感觉到不安,每个人都会感觉到恐惧。所以,更多的人都会选择退缩回来,裹足不前,老老实实地守着自己的安逸生活,不愿做出改变。
更何况是楚门?那不仅仅是改变,那是他的生活,那是他的世界,那是他的人生,但他却要离开这个领域,走向一个未知,走向一个‘楚门-伯班克’不具备任何意义的模糊地带。这一份勇气,绝对不仅仅是说说而已。一步之差,却是人生的翻天覆地!
看看那些固守自己安逸生活的电视观众,离开天堂岛的楚门却做到了常人所不能,这一份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让整部电影都得到了升华。
在雨果的履历表之中,‘荣耀至死’是所有人都不能忽视标签,雨果带着荣耀至死的精神,重新唤醒了摇滚信仰的种子,彻底改变了整个音乐历史的进程;而今天,‘楚门的世界’又带来了‘自由至死’的精神,贯彻始终,那种为了追求自由而不顾一切的思想犹如春风之中的勃勃生机,唤醒了一潭死水的冰冷社会。
这不是雨果第一次表达这样的情绪,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在娱乐至死即将到来的浪潮之中,雨果却在声嘶力竭地嘶吼着:‘不自由,毋宁死’!
你们,听到了吗?”
罗杰的这篇影评洋洋洒洒、轰轰烈烈、浩浩荡荡,几乎是把“楚门的世界”当做一部当代史诗来评价,事实上也相距不远了,罗杰在简短的推荐语之中说到,“我十分享受观看‘楚门的世界’这样一部喜剧剧情电影,我喜欢这部电影就像是喜欢‘阿甘正传’一样因为楚门是一个好男人,诚实而容易触碰,却美好得令人向往。”
罗杰将这部作品拿来与“阿甘正传”比较,显然是把“楚门的世界”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与满分一百分、满星四星的推荐相媲美,这也令所有人都对“楚门的世界”有了更多的期待。
从“纽约时报”到“芝加哥太阳报”,影评之出色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期,作为一部喜剧电影,就更加显得难以置信了。同样,西海岸的代表媒体“洛杉矶时报”在尼古拉斯-麦克伦的引领之下,也同样给出了一百分满分的评价,这是在“楚门的世界”首批评论之中连续第三个满分!
不同于另外两位专业影评人,尼古拉斯的观点相对没有那么专业,但角度也更加有趣。
“‘楚门的世界’是一部喜剧,毋庸置疑,但作为一部喜剧,这部作品却超越了查理-卓别林的‘摩登时代’,不仅反映了整个时代的特色,更深刻地探讨了社会的严重问题。从娱乐至死的恐惧,到失去自由的恐惧,再到真实与虚幻迷糊界线的恐惧,最后到生命失去意义的恐惧,那根源于社会冷漠、来自于利益至上的社会黑暗,在这个故事里被发挥到了极致,即使是一部艺术剧情电影,都难以达到这样的高度,但‘楚门的世界’却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