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进的武士们很快就出兵夺取了早就让他们眼红不已的石见矿山。随后各地的武士纷纷效仿,扣押大宋的货物,抓捕乃至杀害大宋的商人。出了佐渡岛远隔海外没有被骚扰之外,大宋

    在扶桑境内的力量几乎被一扫而空。

    从表面上来看,扶桑人多去了巨额的财富和物资,扫荡了大宋的面子使得其国内的士气高涨起来。可实际上的情况却是,他们自己将开战的理由完美的交到了大宋的手里。

    虽然没有借口也会开战,可对于好面子的华夏来说有个正当理由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很快,有赵栩用印的宣战国书就通过高丽的船队转交到了扶桑人的手里。

    翰林博士们润笔的国书自然是辞藻华丽,不过核心话语却是非常残酷。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投降,或者去死。’

    由激进武士团体掌权的扶桑国自然不会投降,因为还没有被打疼,所以不知道害怕。

    不过事情的进展不会因为他们的叫嚣与无所畏惧而改变,一切的前期仪式都走遍之后,集中在shan东地区的大军开始登船了。

    扶桑国的武士实际上都是各处田庄的庄头,也就是说村长一类的存在。

    此时的扶桑国还是处在封建分封的状态,整个国家唯一能称之为城市的只有京都。京都之外的地方都是乡下。那些权贵们不愿意在穷乡僻壤里待着,都向往京都的繁华所以整年都不在

    自己的封地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代官和庄头们处理。

    时间长了,各地的大权都落在了这些代官和庄头的手里,他们称呼自己为武士。

    一群困在岛屿上,整天都是和土地打交道的家伙哪里懂得什么国外的局势。他们就连扶桑国内的局势都搞不明白。而能略微懂得这些的冷静派们,则是没有了权力。

    这种情况下,扶桑没有脑子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在这些庄头武士们看来,什么大宋的没必要害怕,只要有他们武士的刀和枪就足以保护三岛。

    在赵栩看来,愚昧无知就是最大的无能。

    这次出征扶桑,统兵大将是韩世忠。而且因为距离近,可以大量调动兵马和增援物资,赵栩为他提供了八万大军。加上支援作战的水军的话,总数超过了十万之众。

    别看十万大军没法和以往动辄数十万规模的大军相比,可实际上的战斗力却是远远超出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