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长安城内权势最重者非王允莫属,他是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公认的国家功臣,无论谁设计除掉了董卓,都有权力获得这样的地位和荣誉。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认为王允拥有目前的地位理所当然,有一人的心头颇不以为然。
这一位,便是吕布。
未央宫外亲手击杀了董卓之后,吕布官拜奋威将军、封温侯,与王允共掌朝政,这样的殊荣,足以让许多人羡慕,但实际上吕布对此并不满意。
先,名义上他和王允共掌朝政,可吕布在政务方面的才能极其有限,且他对商讨国家大事压根没多少兴趣,吕布除了将军权牢牢抓在手中之外,朝中决策大权实际上集中在了王允一人手上。董卓死后长安还没有参与到战争中去,也就没吕布的用武之地,这段时间里,所谓的“共秉朝政”不过是一句空话。
其次,王允对吕布的态度已经有了一些变化。在王允看来,反复无常、贪杯好色的吕布乃一介武夫,虽有盖世勇力,却也只配“以剑客遇之”,打心眼里根本没有拿吕布当一回事。当初若非需要借吕布之手除掉董卓,王允根本不屑于与吕布相交,现在大功告成,王允再不象从前那样必须借重吕布,当然没必要继续虚与委蛇。这也使得吕布郁闷不已,“既失意望,渐不相平”。
王允对吕布的漠视,还不仅于此,在一件吕布极为看重的事情上,王允的立场让吕布非常失望,那便是目前长安城内的最热话题----凉州兵将如何处理。
谁都知道凉州兵作战能力强悍,又对董卓忠心耿耿,吕布对凉州兵的认识自然比其它局外人更加深刻。亲手杀死了董卓的吕布,深知凉州系将士对自己的感觉恶劣到无以复加,因为一个女子背主弑父的人,被人鄙夷是难免的。
因此。董卓死后,吕布便立即提议将凉州兵将尽数屠灭,这关系着他地切身利益和基本安全,只有董卓的部曲被杀光,吕布才不用担心被他们寻仇。
但王允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吕布的提议!
“此辈无罪,不可。”
如果仅仅是这样倒也罢了。吕布还勉强可以将王允的拒绝视作“政见不同”,治国之策王允明显强一些,或许王允的一些深意自己还未能理解。真正令吕布寒心的是,王允在处理这件事情时地态度,很快又发生了改变。
就在昨天地朝会上。与会地群臣原本以为王允会宣布全部赦免董卓地部下。此前地一段时间。王允一直有这个意思。可是。王允鬼使神差般突然冒出来地一番话。出乎了所有人地预料。“本来他们是没有罪地。只是身不由已。跟随董卓自然不得已听从董卓地差遣。犯了错误。现在如果给他们突然加上叛逆地罪名。而且特定赦免他们。恐怕反而会使这些人猜疑恐惧。心理上承受不了。所以。赦免他们无罪并不是使他们安心地上上之策。还不如让他们接受惩罚。以免他们日后老是疑神疑鬼。”
今天地朝会并没有就此事形成决议。是因为王允自己对此事都没有太大把握。他还需要一点时间考虑。当他考虑清楚之后。几乎没有谁能够改变他地想法。
这个变化。对吕布而言显然是一个利好消息。但吕布绝不会领王允地情。前番吕布提议时被回绝。现在王允却又突然一下子回心转意。是否也可以看作他根本没有拿吕布地意见当一回事?如果不是因为吕布仍抓着兵权。以及王允也不想落下个“过河拆桥”地骂名。恐怕吕布早已被挤出了东汉朝廷地核心圈子!
温侯心头地郁闷可想而知。
吕布之所以仍然未有王允撕破脸皮。一是他对现在地地位颇为留恋。“奋威将军、假节、仪比三司。封温侯。共秉朝政”地荣誉。绝非吕布愿意舍弃地。虽说王允对他并不太感冒。可除了王允之外。朝中群臣再无一人能压制得了吕布;
另一方面。短短数年时间内接连背叛并杀害了丁原和董卓两位“义父”之后。外界对吕布地风评已经坏到了极点。朝廷既是吕布地“保护伞”。也能起到“遮羞布”地作用。
因此,尽管吕布其实很想将王允抓起来暴打一顿。但见到尚书大人时,还是只得强自按捺住自己的脾气。
这一位,便是吕布。
未央宫外亲手击杀了董卓之后,吕布官拜奋威将军、封温侯,与王允共掌朝政,这样的殊荣,足以让许多人羡慕,但实际上吕布对此并不满意。
先,名义上他和王允共掌朝政,可吕布在政务方面的才能极其有限,且他对商讨国家大事压根没多少兴趣,吕布除了将军权牢牢抓在手中之外,朝中决策大权实际上集中在了王允一人手上。董卓死后长安还没有参与到战争中去,也就没吕布的用武之地,这段时间里,所谓的“共秉朝政”不过是一句空话。
其次,王允对吕布的态度已经有了一些变化。在王允看来,反复无常、贪杯好色的吕布乃一介武夫,虽有盖世勇力,却也只配“以剑客遇之”,打心眼里根本没有拿吕布当一回事。当初若非需要借吕布之手除掉董卓,王允根本不屑于与吕布相交,现在大功告成,王允再不象从前那样必须借重吕布,当然没必要继续虚与委蛇。这也使得吕布郁闷不已,“既失意望,渐不相平”。
王允对吕布的漠视,还不仅于此,在一件吕布极为看重的事情上,王允的立场让吕布非常失望,那便是目前长安城内的最热话题----凉州兵将如何处理。
谁都知道凉州兵作战能力强悍,又对董卓忠心耿耿,吕布对凉州兵的认识自然比其它局外人更加深刻。亲手杀死了董卓的吕布,深知凉州系将士对自己的感觉恶劣到无以复加,因为一个女子背主弑父的人,被人鄙夷是难免的。
因此。董卓死后,吕布便立即提议将凉州兵将尽数屠灭,这关系着他地切身利益和基本安全,只有董卓的部曲被杀光,吕布才不用担心被他们寻仇。
但王允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吕布的提议!
“此辈无罪,不可。”
如果仅仅是这样倒也罢了。吕布还勉强可以将王允的拒绝视作“政见不同”,治国之策王允明显强一些,或许王允的一些深意自己还未能理解。真正令吕布寒心的是,王允在处理这件事情时地态度,很快又发生了改变。
就在昨天地朝会上。与会地群臣原本以为王允会宣布全部赦免董卓地部下。此前地一段时间。王允一直有这个意思。可是。王允鬼使神差般突然冒出来地一番话。出乎了所有人地预料。“本来他们是没有罪地。只是身不由已。跟随董卓自然不得已听从董卓地差遣。犯了错误。现在如果给他们突然加上叛逆地罪名。而且特定赦免他们。恐怕反而会使这些人猜疑恐惧。心理上承受不了。所以。赦免他们无罪并不是使他们安心地上上之策。还不如让他们接受惩罚。以免他们日后老是疑神疑鬼。”
今天地朝会并没有就此事形成决议。是因为王允自己对此事都没有太大把握。他还需要一点时间考虑。当他考虑清楚之后。几乎没有谁能够改变他地想法。
这个变化。对吕布而言显然是一个利好消息。但吕布绝不会领王允地情。前番吕布提议时被回绝。现在王允却又突然一下子回心转意。是否也可以看作他根本没有拿吕布地意见当一回事?如果不是因为吕布仍抓着兵权。以及王允也不想落下个“过河拆桥”地骂名。恐怕吕布早已被挤出了东汉朝廷地核心圈子!
温侯心头地郁闷可想而知。
吕布之所以仍然未有王允撕破脸皮。一是他对现在地地位颇为留恋。“奋威将军、假节、仪比三司。封温侯。共秉朝政”地荣誉。绝非吕布愿意舍弃地。虽说王允对他并不太感冒。可除了王允之外。朝中群臣再无一人能压制得了吕布;
另一方面。短短数年时间内接连背叛并杀害了丁原和董卓两位“义父”之后。外界对吕布地风评已经坏到了极点。朝廷既是吕布地“保护伞”。也能起到“遮羞布”地作用。
因此,尽管吕布其实很想将王允抓起来暴打一顿。但见到尚书大人时,还是只得强自按捺住自己的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