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2月18日,大年初一。
日本。
在明治维新以前,日本和中国一样使用夏历修改而来的阴阳历计年,也过大年三十的除夕、大年初一的春节。守夜、敲钟、压岁钱,风俗和中国并无二致。明治维新以后,中华的一切传统都被视为糟粕而抛弃。1873年日本采用现在通行的格里历,定公历1月1日为新年,最先日本人和中国现在一样,过元旦和春节两个新年。随着福泽谕吉1885年发表“脱亚入欧”论,过春节的习俗渐渐在日本的大多数地方消失。
在前两年,春节都和平常的日子没什么区别。只因为今年的这一天是星期天,日本的街头才比往常稍稍热闹些。在神户下山的一户人家住宅门上,此时居然还贴了一户万年红的对联,上面写道:
忽相思,更添了几声啼鴃;
屡回顾,最可惜一片江山。
这副集宋词的对联和门上“留春别墅”的匾额大为切合,足见撰联者的良苦用心。
过了七八点钟,开始陆陆续续有访客登门。尽管来客有中国人也有日本人,但见面一例是鞠躬作揖,看得出都是特地来拜年的,而出面迎接大家的赫然是名动中外的梁启超。访客无一例外被迎进客厅,坐在榻榻米上喝着热茶,说些恭喜祝福的好话。期间不断有访客起身告辞,也不断有新的访客加入其中。等到近午时分,屋里只剩下几位亲密好友。终于可以说些知心话。
作为梁启超师弟,麦孟华率先问道:“任公。再过几天就是你四十初度。孔夫子云:‘四十不惑。’不知仁兄惑是不惑?”
梁启超出生于1873年2月23日,按照中国虚岁算法以及“过九不过十”的习俗,确实过几天就是四十岁了。
梁启超闻言一声浩叹:“是啊,转眼愚兄已到四十不惑之龄!回首四十年间,但见社稷倾覆、国君逊位、民生凋敝,平生志业一事无成,年华如流水去而不回,一念及此。便觉五内如焚。如今流落海外,马齿徒增,实在是愧对父母教诲、恩师训育、君上恩泽啊!”
麦孟华道:“虽然社稷倾覆,然社稷犹在;虽然国君逊位,然国君尚存;虽然民生凋敝,然民生可救。所以我等万不可心灰意冷,当以馀生奋力报效国家。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使君上复位、国统重光,方是不负父母教诲、恩师训育、君上恩泽。仁兄现在正是年富力强之时,而且是海内声望所在,更应当快马加鞭。让老师南海先生稍稍息肩!”
梁启超摇了摇头:“孺博,要是一年前你和我说这句话,愚兄还会不负师教勉力而为。现在国家形势如此,即便想实现虚君共和政体尚不可得,又怎么可能回到之前的君主**呢?”
麦孟华一愣:“那任公打算将来怎么办?”
梁启超道:“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愚兄现在日日徜徉在松涛柏林中。独思天地悠悠,领悟万物哲思,觉得颇为轻松惬意,将来以此终老也未可知。”
麦孟华笑了:去年年底他还在撰写《财政原论》、《新中国建设问题》,现在又打算写作《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财政问题商榷书》。这种一心想着救亡拯急、积极为统治者献言献策之人,怎么可能甘心啸傲山林息影林下?
徐佛苏问道:“任公,您去年九、十月间发表《新中国建设问题》一文,不是还秉持虚君共和的政体么?”
梁启超道:“不错!当时在下认真分析了各种西方先进政体,并相互比较,认为中国最适合英伦式的虚君共和政体。因为在**成风、奴性十足的中国社会实行美式民主共和,必然会导致军阀混战不止、百姓流离失所的惨况,中国将长期不能重归平静。而中国四周列强环伺,如果没有一个顽强统一的中央政府以引导国家走向富强,很有可能成为它们的俎上鱼肉。——其实这番言论早在八、九年前,孙百熙就和在下说过,而时至今日在下才逐渐明白,足见梁某驽钝!
日本。
在明治维新以前,日本和中国一样使用夏历修改而来的阴阳历计年,也过大年三十的除夕、大年初一的春节。守夜、敲钟、压岁钱,风俗和中国并无二致。明治维新以后,中华的一切传统都被视为糟粕而抛弃。1873年日本采用现在通行的格里历,定公历1月1日为新年,最先日本人和中国现在一样,过元旦和春节两个新年。随着福泽谕吉1885年发表“脱亚入欧”论,过春节的习俗渐渐在日本的大多数地方消失。
在前两年,春节都和平常的日子没什么区别。只因为今年的这一天是星期天,日本的街头才比往常稍稍热闹些。在神户下山的一户人家住宅门上,此时居然还贴了一户万年红的对联,上面写道:
忽相思,更添了几声啼鴃;
屡回顾,最可惜一片江山。
这副集宋词的对联和门上“留春别墅”的匾额大为切合,足见撰联者的良苦用心。
过了七八点钟,开始陆陆续续有访客登门。尽管来客有中国人也有日本人,但见面一例是鞠躬作揖,看得出都是特地来拜年的,而出面迎接大家的赫然是名动中外的梁启超。访客无一例外被迎进客厅,坐在榻榻米上喝着热茶,说些恭喜祝福的好话。期间不断有访客起身告辞,也不断有新的访客加入其中。等到近午时分,屋里只剩下几位亲密好友。终于可以说些知心话。
作为梁启超师弟,麦孟华率先问道:“任公。再过几天就是你四十初度。孔夫子云:‘四十不惑。’不知仁兄惑是不惑?”
梁启超出生于1873年2月23日,按照中国虚岁算法以及“过九不过十”的习俗,确实过几天就是四十岁了。
梁启超闻言一声浩叹:“是啊,转眼愚兄已到四十不惑之龄!回首四十年间,但见社稷倾覆、国君逊位、民生凋敝,平生志业一事无成,年华如流水去而不回,一念及此。便觉五内如焚。如今流落海外,马齿徒增,实在是愧对父母教诲、恩师训育、君上恩泽啊!”
麦孟华道:“虽然社稷倾覆,然社稷犹在;虽然国君逊位,然国君尚存;虽然民生凋敝,然民生可救。所以我等万不可心灰意冷,当以馀生奋力报效国家。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使君上复位、国统重光,方是不负父母教诲、恩师训育、君上恩泽。仁兄现在正是年富力强之时,而且是海内声望所在,更应当快马加鞭。让老师南海先生稍稍息肩!”
梁启超摇了摇头:“孺博,要是一年前你和我说这句话,愚兄还会不负师教勉力而为。现在国家形势如此,即便想实现虚君共和政体尚不可得,又怎么可能回到之前的君主**呢?”
麦孟华一愣:“那任公打算将来怎么办?”
梁启超道:“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愚兄现在日日徜徉在松涛柏林中。独思天地悠悠,领悟万物哲思,觉得颇为轻松惬意,将来以此终老也未可知。”
麦孟华笑了:去年年底他还在撰写《财政原论》、《新中国建设问题》,现在又打算写作《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财政问题商榷书》。这种一心想着救亡拯急、积极为统治者献言献策之人,怎么可能甘心啸傲山林息影林下?
徐佛苏问道:“任公,您去年九、十月间发表《新中国建设问题》一文,不是还秉持虚君共和的政体么?”
梁启超道:“不错!当时在下认真分析了各种西方先进政体,并相互比较,认为中国最适合英伦式的虚君共和政体。因为在**成风、奴性十足的中国社会实行美式民主共和,必然会导致军阀混战不止、百姓流离失所的惨况,中国将长期不能重归平静。而中国四周列强环伺,如果没有一个顽强统一的中央政府以引导国家走向富强,很有可能成为它们的俎上鱼肉。——其实这番言论早在八、九年前,孙百熙就和在下说过,而时至今日在下才逐渐明白,足见梁某驽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