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忘忧的话,让李二与房玄龄等人,又是好一阵沉默。

    倘若没有今日亲眼所见这稻田产量,他们对于李忘忧的话,自然是嗤之以鼻,丝毫不会考虑。

    但有活生生的例子在眼前,他们又如何还能将李忘忧的话当成笑话?

    可要将那些严重减产的麦田改种水稻,这决心却不是那么好下的。

    万一冬季来临,水稻却无法成熟,那就相当于土地之中颗粒无收,其结果比蝗灾更严重。

    “子忧,你有多少把握,能在此时赶种一季水稻?要知道,此事关系重大,开不得玩笑。若到岁末田中颗粒无收,子忧你可想过那后果?”李二沉吟了半响,出言询问道。

    他的话倒是让李忘忧也有些不知如何回答,这有多少把握,还真不好说。

    让关中道抢种水稻,是他拍脑门想出来的,根本没有把握可言,更没有先例可循。

    关中道由于人口集中,粮食原本就很紧张。

    尤其自从大唐建国,人口开始休养生息,导致关中道的人口激增。几乎所有关中道内的州府,人口都是翻倍增长。

    贞观二年,长安城的人口便有九十多万,还有数万人的流动人口,主要是来往的商贾、朝贡的番邦以及各国“留学生”。

    历史上,到了天宝年间,长安城的人口激增到了一百九十六万,增加了百万人口,甚是骇人。

    如此多的人口,需要的粮食蔬菜自然也是天文数字。

    李二与房玄龄等人如此重视农事,也是因为这庞大的人口压力。

    光是长安城中,十几万户人家,每日需要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便是庞大到极点的数字。

    每日无数的商贩,络绎不绝的穿梭于长安城内,为这座庞大的城市运去足够的物质。

    而关中道的粮食产量,更是会影响到大唐的稳定与否,马虎不得。此时关中道虽然麦田受蝗灾影响,会严重减产,却也不至于颗粒无收,一亩地收个三五斗粮食,总还是有的。

    但要将这些青黄不接的麦苗全部铲除,去耕种水稻,确实风险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