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1年9月,一艘挂着奥斯曼土耳其旗帜的大船从地中海驶出直布罗陀海峡。高高的干舷,宽大的船身,漂亮的船首。这艘大船优雅从容的划开海面,沿着伊比利亚半岛的海岸航线向北方继续前进。
欧洲沿岸船只众多,客轮、邮轮、商船,只要看到这艘大船的身影,很多人都会跑到甲板上来看。这艘全金属制造的商船名义上属于奥斯曼帝国航运公司,有一万吨的运载量。巨大的船体如同在海面上移动的城堡,下部红棕色与上部青灰色的涂装看着格外醒目。如果这艘商船挂的是英国国旗倒也罢了,船上挂着奥斯曼帝国的旗帜,这就显得格外令人讶异。
商船上的水手大部分都是中国人,在船舷上居高临下的看着其他国家的“矮小”船只是令人非常爽的事情。中国水手中间很多都是海军出身,除了日常各种测量之外,收集欧洲航路的情报,特别是收集欧洲各国海军情报,也是这些人员的工作。
当然,大家不可能明目张胆的打出情报工作的招牌,这艘船上满载着苏丹苜蓿,目的地是奶牛大国荷兰。
苏丹苜蓿在原计划中要运回国内,这种优良牧草不仅在中国能发挥巨大作用,在欧洲同样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中国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欧洲也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水平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粮食供应就变得颇为紧张。
荷兰的奶制品在欧洲极为出名,奶酪和黄油味道好,易储存,素来是欧美地区最喜欢的食物。随着对欧洲与至美国出口量的暴增,荷兰奶牛饲养量直线上升。进口廉价苜蓿变得非常有利可图。对中国来说,把苜蓿全部运回国内固然很好,把其中一部分卖到欧洲也很不错。在欧洲买苜蓿赚到的钱可以补贴将苜蓿运回国内消耗的成本,这是很合算的买卖。
真的是走万里路读万里书,从红海出发到了北大西洋,船上的中国人员见到了意大利新型军舰的身影。意大利人的设计很有灵性,他们没有固执的追求背负式炮塔结构,而是采用了英国已经用过的六边形布局。
英国的地中海舰队还是那些万吨左右的老式战列舰,只是甲板上有些改动。新与旧混合在一起,至少在中国人员眼中,看上去有些不伦不类的。
在地中海这个大澡盆里面也有一些法国船,从外表上看,如果不说法国人的炮塔,这些船更像中国的军舰。那种完全没抓到要领的炮台放在中线位置上,法国军舰实在是令人无言以对。
出了地中海,之后又走了半天,商船最终如愿以偿的看到了西班牙舰队。西班牙海军使用的已经不是名震天下的西班牙大帆船,而是铁甲舰。风帆与蒸汽混合动力,木质甲板。中国人员努力拍照的同时也觉得很有趣。欧洲这帮国家对于木甲板有着难以形容的迷恋,中国就完全没有这种需求。
对于木甲板,特别是柚木甲板,韦泽一点都不陌生。早在60年代初,南方几个省份的城市绿化中树种里面就出现了柚木的名称。国家致力于推动科学发展的时候,效率远比任何组织大得多。中国物种搜集部门很快就搞到了大量柚木种子,不仅在南方城市与南方山区进行种植,柚木也被大量引种到兰芳、爪哇、苏门答腊等地。
韦泽仅仅做了这种动作,却没有实质性推进木质甲板。韦泽认为用木头造远洋路线的商船并不划算。中国缺乏好木头,木料的干燥又需要几年。且不说木头长成的时间,光让大木料干燥的时间,成千上万吨的钢铁就造出来了。
扶植钢铁业是中国的工业基本政策之一,几千吨水压机处理出来的型材制成龙骨,制成肋骨。大量钢板铁板铆接起来,装上三涨式蒸汽机,几千吨上万吨的商船调试完毕之后就可以上路搞运输。商船用旧之后绝大部分材料还能回炉重新利用,木壳船的外壳基本没有回收的空间。两相比较,金属船只的利用率更高。
中国船只的甲板上用的是钢,钢甲板上面刷了防锈漆。海军人员有着非常朴素的观点,钢铁比木料能够提供更有效的防护。在同样的高温下,木料会燃烧,钢铁却不会。综合这些特点,军舰上能不用木料就不用木料。对于欧洲船只的那种木甲板,中国海军人员实在是理解不能。
绕过伊比利亚半岛,就抵达法国外海。用不了太久,船只就要穿过英吉利海峡。这几天所有人员都打起了精神,中国海军最大的对手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军舰随时有可能出现在视野里面。根据情报,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最新式军舰已经下水海试,现在或许已经编入英国海军序列。中国人民海军14000吨的战列舰已经进入序列,战争基本条件开始成熟。
中国心甘情愿的被英国“封锁”了七年,两国一决雌雄的时代已经到来。英国肯不肯和中国保持和平,这场海战之后就能见分晓。
令观察员们失望的是,英吉利海峡中的确有英国军舰的身影。出现的都是小舰艇,真正的大型军舰一艘都没有见到。商船抵达鹿特丹,鹿特丹的民众倒是大量出现在港口,围观这艘巨型商船。苜蓿商人们则兴高采烈的来查看货物,他们等待这些苜蓿干草已经等了很久。
荷兰农业搞的很不错,荷兰人把土地分成三块,每年将其中一块种苜蓿养牛,同时畜养肥料,除了夏天小麦外,再在春秋两季种上短季的燕麦,大麦和春小麦。采取了轮耕制后,种植面积减少,粮食总产量并没有减少。肉类供应数量大大增加。荷兰的奶酪业发展起来,成了整个欧洲鼎鼎大名的产品。对欧洲的出口量越来越打。
欧洲沿岸船只众多,客轮、邮轮、商船,只要看到这艘大船的身影,很多人都会跑到甲板上来看。这艘全金属制造的商船名义上属于奥斯曼帝国航运公司,有一万吨的运载量。巨大的船体如同在海面上移动的城堡,下部红棕色与上部青灰色的涂装看着格外醒目。如果这艘商船挂的是英国国旗倒也罢了,船上挂着奥斯曼帝国的旗帜,这就显得格外令人讶异。
商船上的水手大部分都是中国人,在船舷上居高临下的看着其他国家的“矮小”船只是令人非常爽的事情。中国水手中间很多都是海军出身,除了日常各种测量之外,收集欧洲航路的情报,特别是收集欧洲各国海军情报,也是这些人员的工作。
当然,大家不可能明目张胆的打出情报工作的招牌,这艘船上满载着苏丹苜蓿,目的地是奶牛大国荷兰。
苏丹苜蓿在原计划中要运回国内,这种优良牧草不仅在中国能发挥巨大作用,在欧洲同样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中国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欧洲也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水平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粮食供应就变得颇为紧张。
荷兰的奶制品在欧洲极为出名,奶酪和黄油味道好,易储存,素来是欧美地区最喜欢的食物。随着对欧洲与至美国出口量的暴增,荷兰奶牛饲养量直线上升。进口廉价苜蓿变得非常有利可图。对中国来说,把苜蓿全部运回国内固然很好,把其中一部分卖到欧洲也很不错。在欧洲买苜蓿赚到的钱可以补贴将苜蓿运回国内消耗的成本,这是很合算的买卖。
真的是走万里路读万里书,从红海出发到了北大西洋,船上的中国人员见到了意大利新型军舰的身影。意大利人的设计很有灵性,他们没有固执的追求背负式炮塔结构,而是采用了英国已经用过的六边形布局。
英国的地中海舰队还是那些万吨左右的老式战列舰,只是甲板上有些改动。新与旧混合在一起,至少在中国人员眼中,看上去有些不伦不类的。
在地中海这个大澡盆里面也有一些法国船,从外表上看,如果不说法国人的炮塔,这些船更像中国的军舰。那种完全没抓到要领的炮台放在中线位置上,法国军舰实在是令人无言以对。
出了地中海,之后又走了半天,商船最终如愿以偿的看到了西班牙舰队。西班牙海军使用的已经不是名震天下的西班牙大帆船,而是铁甲舰。风帆与蒸汽混合动力,木质甲板。中国人员努力拍照的同时也觉得很有趣。欧洲这帮国家对于木甲板有着难以形容的迷恋,中国就完全没有这种需求。
对于木甲板,特别是柚木甲板,韦泽一点都不陌生。早在60年代初,南方几个省份的城市绿化中树种里面就出现了柚木的名称。国家致力于推动科学发展的时候,效率远比任何组织大得多。中国物种搜集部门很快就搞到了大量柚木种子,不仅在南方城市与南方山区进行种植,柚木也被大量引种到兰芳、爪哇、苏门答腊等地。
韦泽仅仅做了这种动作,却没有实质性推进木质甲板。韦泽认为用木头造远洋路线的商船并不划算。中国缺乏好木头,木料的干燥又需要几年。且不说木头长成的时间,光让大木料干燥的时间,成千上万吨的钢铁就造出来了。
扶植钢铁业是中国的工业基本政策之一,几千吨水压机处理出来的型材制成龙骨,制成肋骨。大量钢板铁板铆接起来,装上三涨式蒸汽机,几千吨上万吨的商船调试完毕之后就可以上路搞运输。商船用旧之后绝大部分材料还能回炉重新利用,木壳船的外壳基本没有回收的空间。两相比较,金属船只的利用率更高。
中国船只的甲板上用的是钢,钢甲板上面刷了防锈漆。海军人员有着非常朴素的观点,钢铁比木料能够提供更有效的防护。在同样的高温下,木料会燃烧,钢铁却不会。综合这些特点,军舰上能不用木料就不用木料。对于欧洲船只的那种木甲板,中国海军人员实在是理解不能。
绕过伊比利亚半岛,就抵达法国外海。用不了太久,船只就要穿过英吉利海峡。这几天所有人员都打起了精神,中国海军最大的对手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军舰随时有可能出现在视野里面。根据情报,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最新式军舰已经下水海试,现在或许已经编入英国海军序列。中国人民海军14000吨的战列舰已经进入序列,战争基本条件开始成熟。
中国心甘情愿的被英国“封锁”了七年,两国一决雌雄的时代已经到来。英国肯不肯和中国保持和平,这场海战之后就能见分晓。
令观察员们失望的是,英吉利海峡中的确有英国军舰的身影。出现的都是小舰艇,真正的大型军舰一艘都没有见到。商船抵达鹿特丹,鹿特丹的民众倒是大量出现在港口,围观这艘巨型商船。苜蓿商人们则兴高采烈的来查看货物,他们等待这些苜蓿干草已经等了很久。
荷兰农业搞的很不错,荷兰人把土地分成三块,每年将其中一块种苜蓿养牛,同时畜养肥料,除了夏天小麦外,再在春秋两季种上短季的燕麦,大麦和春小麦。采取了轮耕制后,种植面积减少,粮食总产量并没有减少。肉类供应数量大大增加。荷兰的奶酪业发展起来,成了整个欧洲鼎鼎大名的产品。对欧洲的出口量越来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