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授田令》里面对私有的土地要收四成税?”
这几乎是广东所有地主们共同的怒吼。授田令并非是韦泽的创举,从春秋战国时代,很多新王朝都有过类似的举动。在唐初,有着同样的授田制度。而且地主们的说法也并非正确,授田令当中规定根据土地占有数量不同,税收比例也不同。更重要的是,满清搞的是税银制度,光复都督府则恢复了针对农村的实物税制度。
地主都不是傻瓜,光复都督府也是个非常注重政策宣传的组织,授田令把政策说明的很清楚。地主们发现,只要加入了光复都督府的授田体制之后,普通农民的税收就被固定为三成。光复军控制了大片的土地,这些土地大多数还都是连接在一起的,那些分散的土地在珠江三角洲上也呈现出小块区域上的优势。各种消息都在证明,光复军正在利用军事力量,以及这种局部区域的土地比例优势,逼迫这些优势地区的其他百姓把土地转让给光复军,再加入授田制度,从而使这些犬牙交错的地区能够实现统一管理。
最能认识到土地连片的大地主们到底拥有何等优势和力量的,自然是这帮地主。这意味着能够把外部力量有效的排除在外,意味着能以地方为核心征召军队。而这些政策在授田令中同样明明白白的写的清楚。国民有义务服兵役。
所以,光复都督府也敢毫不客气的向中小地主征收四成税收,对于大地主们则征收四成五,甚至是五成的税收。这不仅仅是因为光复都督府的手深深伸到了社会基层,更重要的是,光复都督府正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基层。
江门是广东一个比较普通的地区,在广东各地都有的说法,江门也不会少。在一众地主、民团头子参与的聚会里面,几乎所有人都在猛烈抨击这个制度。
在江门排第四的民团头子尹晓峰却微微低着头,神色显得颇为黯淡,这在群情激奋的这些广东的社会中坚份子中很是醒目。
“晓风!光复军抓走了你弟弟,把你弟弟给活活累死,我们可不能和光复军善罢甘休!”江门相当著名的商团头子兼大烟商人岳寿松态度激昂的对尹晓峰说道。
尹晓峰只是苦笑一下,却没有丝毫被煽动的迹象。虽然脸上看着平淡,可尹晓峰心中却是大骂岳寿松。若是不是岳寿松这等人开设大烟馆,尹晓峰的弟弟尹晓岭怎么可能抽起了大烟?自己弟弟死了,尹晓峰自然是觉得伤心,可他也忍不住有些安心,因为家里面再也没有人会偷了家里的钱,甚至是偷了家里值钱东西出去变卖,然后一头扎进大烟馆里面把钱花的精光。
尹晓峰的弟弟尹晓岭原本也有二十几亩地,这些地已经被卖了精光,在他被抓走之前,更是家徒四壁。与这大烟一比,授田令即便是要夺了土地,可还会按照里面所讲的给大家再分一部分土地。这远不至于到了弄到家破人亡的地步。推行授田令的光复军是实实在在的禁烟,至少现在的江门,再也没人敢公开抽大烟。抽大烟的人都被抓走劳动改造,从根子上铲除了需求者之后,做大烟生意的那帮人再也没了生意。
岳寿松并不知道尹晓峰心中的想法,不过他即便是知道了只怕也不敢生气。他顺着地主们已经很激动的情绪开始煽风点火,“诸位!光复都督府那帮人都是些什么人,都是些反贼!他们都是些什么出身,他们出身都是地痞、流氓、连地都没有的穷鬼。他们和咱们本来就不是一路人。”
这敌我分明的话,充分的激发了与会这帮人的认同,地主、民团、商团,这些人纷纷破口大骂,甚至有人诅咒光复都督府的都督韦泽遭到天打雷劈。虽然这帮人说的热闹,尹晓峰却也发现了一件事,大家义愤填膺,表示绝对不会听从光复都督府的话,更不会与光复都督府有任何合作。除此之外,却没有一个人敢宣称用自己的力量去挑战光复都督府。这绝非是这群人是绝对不是以非暴力自居的佛教徒,他们在激动时候的的自持,在言语亢奋时生硬或者顺畅的转换,都证明这是他们自己非常清醒的选择不触及武力对抗的话题。
在江门驻扎了光复军一个团的部队,这一个团的部队曾经轻易的将十三行在江门的势力一扫而空。十三行手中拥有相当程度的武装力量,是其他民团都惹不起的武装力量。可十三行手中那些火qiang面对光复军手中的步qiang,就跟烧火棍般无用。双方战斗力相差悬殊,见到这些战斗之后,再也没有民团敢再说自己会打仗,能打仗。
即便如此,这场面也算是够激烈了。所谓千夫所指无疾而终,会场里面凝结起来的负面情绪也有很大的鼓动性,即便是本来就没有对抗光复军的尹晓峰都觉得自己此时对光复军的怨怼之情越来越强。
会议最后让与会者原本不敢完全公开说的话被激发出来,这帮满清的社会中坚最终达成了共识,无论光复都督府采取什么样的游说手段,他们都不会与光复都督府合作。在这等时候,大伙必须团结起来,与光复都督府对抗。
等到会议结束之后,岳寿松找上了尹晓峰,“晓风,我哥哥说你也大了,该成亲的时候总要成亲,你可否愿意了?”
听到这话,尹晓峰一愣。在他耳边想起的却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的声音,虽然语气急促,却有着说不出的温软,“晓风哥哥,你别走那么快,等等我啊!”
虽然还能记起那声音,可那一身青衣的小女孩的模样,尹晓峰却已经记不太清,总之,是个胖乎乎的模样。然而晓风却没有忘记她的名字,岳涟漪。
这几乎是广东所有地主们共同的怒吼。授田令并非是韦泽的创举,从春秋战国时代,很多新王朝都有过类似的举动。在唐初,有着同样的授田制度。而且地主们的说法也并非正确,授田令当中规定根据土地占有数量不同,税收比例也不同。更重要的是,满清搞的是税银制度,光复都督府则恢复了针对农村的实物税制度。
地主都不是傻瓜,光复都督府也是个非常注重政策宣传的组织,授田令把政策说明的很清楚。地主们发现,只要加入了光复都督府的授田体制之后,普通农民的税收就被固定为三成。光复军控制了大片的土地,这些土地大多数还都是连接在一起的,那些分散的土地在珠江三角洲上也呈现出小块区域上的优势。各种消息都在证明,光复军正在利用军事力量,以及这种局部区域的土地比例优势,逼迫这些优势地区的其他百姓把土地转让给光复军,再加入授田制度,从而使这些犬牙交错的地区能够实现统一管理。
最能认识到土地连片的大地主们到底拥有何等优势和力量的,自然是这帮地主。这意味着能够把外部力量有效的排除在外,意味着能以地方为核心征召军队。而这些政策在授田令中同样明明白白的写的清楚。国民有义务服兵役。
所以,光复都督府也敢毫不客气的向中小地主征收四成税收,对于大地主们则征收四成五,甚至是五成的税收。这不仅仅是因为光复都督府的手深深伸到了社会基层,更重要的是,光复都督府正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基层。
江门是广东一个比较普通的地区,在广东各地都有的说法,江门也不会少。在一众地主、民团头子参与的聚会里面,几乎所有人都在猛烈抨击这个制度。
在江门排第四的民团头子尹晓峰却微微低着头,神色显得颇为黯淡,这在群情激奋的这些广东的社会中坚份子中很是醒目。
“晓风!光复军抓走了你弟弟,把你弟弟给活活累死,我们可不能和光复军善罢甘休!”江门相当著名的商团头子兼大烟商人岳寿松态度激昂的对尹晓峰说道。
尹晓峰只是苦笑一下,却没有丝毫被煽动的迹象。虽然脸上看着平淡,可尹晓峰心中却是大骂岳寿松。若是不是岳寿松这等人开设大烟馆,尹晓峰的弟弟尹晓岭怎么可能抽起了大烟?自己弟弟死了,尹晓峰自然是觉得伤心,可他也忍不住有些安心,因为家里面再也没有人会偷了家里的钱,甚至是偷了家里值钱东西出去变卖,然后一头扎进大烟馆里面把钱花的精光。
尹晓峰的弟弟尹晓岭原本也有二十几亩地,这些地已经被卖了精光,在他被抓走之前,更是家徒四壁。与这大烟一比,授田令即便是要夺了土地,可还会按照里面所讲的给大家再分一部分土地。这远不至于到了弄到家破人亡的地步。推行授田令的光复军是实实在在的禁烟,至少现在的江门,再也没人敢公开抽大烟。抽大烟的人都被抓走劳动改造,从根子上铲除了需求者之后,做大烟生意的那帮人再也没了生意。
岳寿松并不知道尹晓峰心中的想法,不过他即便是知道了只怕也不敢生气。他顺着地主们已经很激动的情绪开始煽风点火,“诸位!光复都督府那帮人都是些什么人,都是些反贼!他们都是些什么出身,他们出身都是地痞、流氓、连地都没有的穷鬼。他们和咱们本来就不是一路人。”
这敌我分明的话,充分的激发了与会这帮人的认同,地主、民团、商团,这些人纷纷破口大骂,甚至有人诅咒光复都督府的都督韦泽遭到天打雷劈。虽然这帮人说的热闹,尹晓峰却也发现了一件事,大家义愤填膺,表示绝对不会听从光复都督府的话,更不会与光复都督府有任何合作。除此之外,却没有一个人敢宣称用自己的力量去挑战光复都督府。这绝非是这群人是绝对不是以非暴力自居的佛教徒,他们在激动时候的的自持,在言语亢奋时生硬或者顺畅的转换,都证明这是他们自己非常清醒的选择不触及武力对抗的话题。
在江门驻扎了光复军一个团的部队,这一个团的部队曾经轻易的将十三行在江门的势力一扫而空。十三行手中拥有相当程度的武装力量,是其他民团都惹不起的武装力量。可十三行手中那些火qiang面对光复军手中的步qiang,就跟烧火棍般无用。双方战斗力相差悬殊,见到这些战斗之后,再也没有民团敢再说自己会打仗,能打仗。
即便如此,这场面也算是够激烈了。所谓千夫所指无疾而终,会场里面凝结起来的负面情绪也有很大的鼓动性,即便是本来就没有对抗光复军的尹晓峰都觉得自己此时对光复军的怨怼之情越来越强。
会议最后让与会者原本不敢完全公开说的话被激发出来,这帮满清的社会中坚最终达成了共识,无论光复都督府采取什么样的游说手段,他们都不会与光复都督府合作。在这等时候,大伙必须团结起来,与光复都督府对抗。
等到会议结束之后,岳寿松找上了尹晓峰,“晓风,我哥哥说你也大了,该成亲的时候总要成亲,你可否愿意了?”
听到这话,尹晓峰一愣。在他耳边想起的却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的声音,虽然语气急促,却有着说不出的温软,“晓风哥哥,你别走那么快,等等我啊!”
虽然还能记起那声音,可那一身青衣的小女孩的模样,尹晓峰却已经记不太清,总之,是个胖乎乎的模样。然而晓风却没有忘记她的名字,岳涟漪。